首页 > 新闻 > 融媒 > 国企快报

广湛高铁阳江北站项目顺利完成站前广场基坑土方开挖,项目推进开启“倍速”模式

时间:2025-05-28 浏览: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湛高铁阳江北站智能交通枢纽工程项目,站前广场基坑土方开挖工程全部完成,项目建设正式开启“倍速”模式,为阳江北站站前广场年底建成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广湛高铁阳江北站项目位于阳江市空铁新城片区-高铁综合城区组团内,是在建广湛高铁阳江北站的市政公共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约7亿元,市政公共配套工程总用地面积525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536平方米,建设道路总长6.092千米。

中交四航局广湛高铁阳江北站项目负责人佘伟强介绍,项目地下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正负零标高以上土石方总量达43万方立方米,正负零标高以下基坑土石方开挖总量达45万立方米,土方工程量大。合理高效地安置开挖出来的泥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项目在周边的银岭园区原先选择的弃土场地空间小、储量有限,严重制约出土效率,无法满足现场出土需求。为保证经济、合法安置弃土,项目部组织人员积极与地方政府、银岭管委会、村委沟通协商,在各方的配合下,项目部在银岭园区取得能够容纳150万立方米的新弃土场,充分满足出土需求,单日最高出土量达3万立方米,土方出土运转效率大大提升。

在提高出土效率的同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阳江北站项目属于市政项目,环境保护标准较高。项目周边存在民居、国道等,车流量大,对项目车辆运输有较高要求。项目土石方开挖施工高峰期,车辆运输频繁,一天达百余车次,为了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对周边道路安全及环境的影响,项目部主动沟通对接当地交管部门,在国道沿线设置标识标牌、减速带,并通过安放水马单独设置了一条临时道路,为进出工地的车辆提供便利,确保交通运输零事故发生。同时,项目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槽,每日对施工区域及相连的234国道进行巡查和维护清理,有效减少泥浆、灰尘等污染物的产生。此外,施工现场安装了扬尘噪音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和噪音分贝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超标,则立即启动相应的降尘降噪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及村庄居民生活的影响。

项目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中风化岩、微风化岩等岩层,这些岩石硬度高,整体性强,且岩面分布不均匀、不规则,机械破除难度大,同时,基坑北侧紧邻在建高铁站,对施工振动控制要求极高。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高效安全完成岩石破除是项目基坑土方开挖前的重难点。面对施工难题,项目部迅速组建技术攻坚小组,经过研究分析,改变了原来的传统机械破除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多次试爆并优化爆破参数,不断调整施工方案细节,最终采用“液氧气体爆破+炮机解石”组合方案,不但实现了高效精准爆破,单日破岩最高达3000立方米,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期,而且避免了原来传统机械破除施工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减少了碎石乱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爆破产生的噪音,成功实现“静音开山”,保证了生态环保施工。

“基坑开挖施工伊始,正逢阳江的春夏雨季,基坑土层遇水变软、基底容易积水,对基坑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项目总工程师王伟介绍道,“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团队施工前,积极组织多方研讨,在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止水帷幕阻断外围地下水渗入,通过引入‘三轴搅拌桩监控设备’,在施工机械上安装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搅拌桩的施工过程,包括钻进深度、搅拌速度、注浆压力、注浆量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人员可在手机云端准确掌握三轴搅拌设备运行状态和施工的关键参数,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基坑止水帷幕搅拌桩的成桩过程监控质量。同时,基坑开挖采取坑底机械抽排与坑顶截水明排相结合,及时排出基坑积水,保证基坑基底干燥,承载力达标。”

当前,项目已全面进入基础施工阶段,全力冲刺2025年底项目交付的节点目标。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铁路交通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换乘问题,建设阳江的融湾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对于促进区域新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推动阳江市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实现综合实力新跃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