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正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条例在稳定币政策制定上具有示范效应,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范本。他同时指出,通过推广数字人民币和港元稳定币,可以逐步减少对美元清结算系统的依赖,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落地,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市场的竞争中抢占先机。香港金管局已于7月29日发布了相关的发牌制度摘要,并计划于2026年初发出首阶段牌照。宋科认为,这一“价值锚定监管”原则的创新,不仅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法律保障,更能让香港迅速将前期积累的试点经验转化为实际产品,加速本地稳定币生态的构建。
在全球货币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香港此举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宋科分析,尽管美元仍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但其“霸权”地位正面临挑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活跃的金融机构,通过《稳定币条例》有效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市场的顾虑,从而提升了自身在稳定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尤为重要的是,港元稳定币的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强大动力。宋科指出,香港与内地已通过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为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港元稳定币与数字人民币的结合,将丰富跨境支付生态,增加人民币在跨境清结算中的应用份额,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跨境支付新路径,减少对SWIFT等传统系统的依赖。
展望未来,宋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依托“金融场景拓展”和“科技创新驱动”双引擎。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提升支付便利性以及加快数字人民币等支付系统建设,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最终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