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滚动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仍处高位,出国参办展企业达2.3万余家

时间:2025-07-31 浏览: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7月31日,中国贸促会发布5月份全球经贸摩擦指数。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表示,从综合指数看,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5,处于高位。受美国暂停部分加征关税措施等综合因素影响,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有所缓和,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37.8%。

王琳洁介绍,2025年1月至6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388.87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3.31%。

其中,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1711.82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212.69万份,同比增长2.26%。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8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5%;签证份数共计142.49万份,同比增长46.44%。今年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4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93%;签证份数共计150459份,同比增长27.70%。

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王琳洁表示,从国别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中,欧盟、印度和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美国的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最多,连续11个月居首。美国发布的关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进出口限制措施均高居榜首,是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持续高位运行的主要推手。

从行业指数看,在监测范围内13个主要行业中,经贸摩擦措施的冲突点聚焦于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从分项指数看,监测范围内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6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发起24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通报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通报74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18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59项,其中,进出口限制措施指数居首。

王琳洁还表示,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5,处于高位。其中,美国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而手机、计算机和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57.8%,环比下降13.5%,这主要得益于5月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全球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相关行业企业恢复部分订单。

已有2.3万余家企业出国参办展

关于上半年企业境外参展办展呈现的特点和趋势方面,王琳洁介绍,上半年,中国贸促会共审批6批次出国经贸展览项目立项计划1418项,计划展出面积82.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54家组展单位赴44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展览项目,实际展出面积38.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2.3万余家。

王琳洁表示,我们引导企业积极拓展东盟、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参展企业数量和项目规模稳步增长,展现出“市场多元、结构优化”的良好趋势,第二季度数据显示,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参展企业数合计占比39.8%,较2024年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如2025年巴西国际汽车配件展共吸引3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中国展团继续成为该展会最大海外展团。

上半年,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海外参展热度持续提升。王琳洁表示,我们积极遴选组织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优秀中国企业,在国际重要科技展会上集中亮相,充分展示我国在智能终端、通信技术、机器人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扩大出口注入新动能。在今年欧洲国际智慧能源展览会上,中国参展企业增至850家。该展会主办方及观展专业观众均对中国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表示赞叹,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参展展示。

王琳洁表示,总体看,今年上半年出国展览工作运行平稳,参展行业更加多元,参展区域持续拓展,参展企业质量稳步提升,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接下来,将继续强化服务支撑,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先进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外贸结构优化升级贡献力量。(陈十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