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无痕
2025-02-26 20:27:28
首先,通过饮食习惯可以发现:“主食为咸,辅食为甜”。
换句话说,南北方对于粽子口味的偏好和粽子在餐食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北方地区,多以面食为主,所以对于粽子这种“含有糯米等谷物的食物”,多以饭后甜点的角色出现,所以北方人民更爱吃“甜口粽子”。
而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且潮湿,更适合水稻生长,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所以粽子在三餐中皆可能出现,当粽子成为主食,偏爱“咸口”也就很好理解了。

其次,和南北方的地域条件相关。
枣树属于“喜温耐旱植物”,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适合枣树的生长(河北金丝小枣、西北大枣等),所以北方人爱吃“以枣为馅的甜枣”符合地域特点。
而湖南、四川这一带本身潮湿(全年平均相对湿度都在70%以上),为了防腐,居民喜欢用烟熏的方法储存肉制品。
正因为如此,受到天气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此地域的人更喜欢吃“以腊肉为馅的咸粽”。

和这个类似,广东、福建等地临海,所以多在咸粽中加入虾米、干贝等食物。
也就是说,北方人爱吃甜粽,南方人爱吃咸粽,这并不是偶然,这种区别和饮食文化、地域特色、地区特产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