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产后一年是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84个回答

爱与你同在 2023-07-03 21:00:07
产后第一年是最能考验夫妻感情、婆媳关系的一年,无论是身边好友的亲身经历,还是随时随地的道听途说,都会在产后第一年吃尽苦头。情况不算太严重的,家庭矛盾不断被放大;情况比较糟糕的,甚至威胁到了夫妻关系。那么为啥这产后的第一年,也是婚姻当中最难的一年?背后的原因心酸又现实。

1. 经济能力跟不上消费能力
经济是一切物质的来源,而宝宝的出生,让以前还处在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变得现实无比。分娩完后的第一年,各种生活用品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照过来人的经验:一年的奶粉高达39桶,纸尿裤一年用50包也是不在话下,不同嘴型的奶瓶至少得有5-6个。婴儿手推车、婴儿湿纸巾、奶瓶洗涤剂、温奶器、消毒机、澡盆、儿童沐浴露、护臀膏等等,家里一下子被堆得满满当当。

当然营养方面也要跟上,再配套上餐具,还有辅食全套;还有各种背巾背带、儿童安全座椅,各种帮助开发宝宝智力的小玩具,再加上一年12个月轮着换的衣物等等。这些还不包括爸爸妈妈们为宝宝规划的教育支出和医疗保险等。简直是入不敷出,可谓是给新晋奶爸奶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夫妻感情遭受着巨大的考验
所谓“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但实际上,像我们当过妈妈的都知道,生产后的第一年的困难,比上述任何困难都要难熬!对于妻子而言,在这最艰难的一年里,原本应该多关心,多体贴的老公,这时候也经常不耐烦,还成了最没用的“育儿产品”。从前的车马很慢,日子还有激情在,现在却是浮躁不堪,每天鸡飞狗跳地过日子。我们都应该意识到,宝宝的到来,是为了让我们的日子更加恩爱、甜蜜,如果只是为了延续香火而生宝宝,那么这样的日子,谁会用心去经营呢?

3.最难处理的家庭矛盾
奶爸最怕的就是更年期的霸道婆婆和产后期的新手媳妇产生矛盾,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在婚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根本就是婚姻生活的导火线。尤其是结婚生了孩子之后才知道,有一个好婆婆是多重要!现在大部分都是宝妈全职带孩子,不仅经济上有压力,身心更是疲惫;公公婆婆帮忙带,却难免有代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婆媳关系根本不堪一击!每一件小事都在挑战着婆媳关系的底线。

也许这一年,比你以往的每一年都难,但是一定要坚持住!这一年,我们也许会对枕边人失望,对婚姻失望,对家庭失望。但是,亲爱的你,请一定不要着急,最美好的东西都值得等待,我们都是一路历经坎坷走过来的。让我们一起期待最美好的生活!
旧街头 2023-05-14 03:46:21

从十月怀胎到痛苦分娩,只是进入母亲角色的序幕而已,更大的挑战紧随其后,就是产后第一年。
有人说,产后第一年,是女人一生中最难的一年,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随着一个小生命的降生,新妈妈突然陷入内忧外患、兵荒马乱、手足无措的局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面对。

产后那些事:
1. 忌口
孕前要忌口,孕期要忌口,月子里也有很多不能吃,好不容易这些都熬过去了,哺乳期竟然也要忌口。
可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只能忍着!
2. 缺觉
本以为生娃后最缺的是钱,生过才知道最缺的是觉!
刚出生的宝宝特别容易饿,一天要喂十来遍奶,你这边刚睡着,又被哇哇的哭声吵醒,真是如婴儿一样的睡眠质量,从没睡过长于3小时的觉。
3. 脱发
对于女性而言,脱发实在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每天早上醒来,床上、身上、枕头上全都是头发。本来就稀疏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真担心自己哪天会不会变成秃子。

4. 身材走样
生娃前以为孩子生出来就能马上瘦回去,可这多出来的肉哪是那么好打发的?
为了娃也不敢减肥,甚至大半夜的还得加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瘦回曾经的自己……
5. 乳头皲裂
看着宝宝牙龈上白白的小点,兴奋的告诉娃他爹:宝宝长牙了!
可牙龈痒痒的宝宝吃完奶就开咬,咬完还冲着你咯咯地笑。看着TA得意的表情你也不忍斥责,可怜那被咬破的乳头,每隔几个小时还要“在伤口上撒盐”,那锥心的疼痛真是难忘!

聚集 2023-05-03 12:27:23
第一,男女思维陷阱
知乎上,看过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精辟:
女人生了孩子离婚率高的原因是——男人们还想和他们的父亲一样生活,可女人们已经不愿意像她们的母亲一样生活了。
我们的父母辈过的生活,和我们要过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父母过的婚姻生活,本质上是按照“本能”去生活。所谓本能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种生活,在上个世纪中期以前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那时候女人没有经济权,一切都要靠男人养活。
所以女人一出生的世界,就是家里“方寸天敌”。
但现在女人也有了“经济权”,也可以赚钱养家了。
此时,“本能”和“人性”就冲突了:
在男人眼里,女人无论赚多少钱,主内才是她的本职工作。
别管你在外面多忙,回到家,女人就要负责照顾孩子,就要做可口饭菜,就要哄男人开心。
男人回到家,第一要去的就是沙发,第一要摸的是手机。
照顾孩子,做家务,那都要看心情,高兴了,就帮帮你;不爽了,就不管你,如果你有意见,我就到外面找乐子去。
女人问:我这么辛苦的时候,你怎么忍心和外面的女人寻欢作乐?
男人说:因为你只顾照顾孩子,没有发展我们的二人世界。
女人说:怎么什么都是我的错?
男人说:因为这就是你该做的啊,这个家,不是由你负责吗?
女人想继续反驳,但又怕这个男人翻脸离婚,于是只有隐忍。
可是忍的结果是什么,男人觉得妻子越来越乏味,这个家太沉闷!
结果呢?
现代女人比古代女人活得还累。
在家做牛做马,在外还要继续当牛做马,心不甘情不愿,还要像古代女人那样“跪式服务”,这婚姻能不出事儿吗?
第二,婚姻时差陷阱
我经常说,婚姻和爱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爱情只看上限,而婚姻最好看下限。
我们在爱情中表现的都是“超水平发挥”,但是婚姻中往往会恢复到正常值,甚至会表现更差。
什么时候,婚姻最容易出问题。
有矛盾的时候。婚姻最容易有3大矛盾?
1. 钱:家里的钱怎么分配?投资理财听谁的?
2. 性:如何长期保持身体的亲密,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3. 情:生活和事业怎么平衡?婆媳关系怎么协调?有了孩子怎么配合?
我相信绝大多数夫妻,在准备结婚前,都没有详细地讨论过这3个问题。
结果生了孩子,这3个问题同时爆发,话不投机,开始撕,撕到底,婚姻必离。
第三,成长时差陷阱
我们经常说“一孕傻三年”,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往往就会本能地和孩子“共生”。
这是女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时候,因为她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往往会失去了部分的“成人意识”,她们会变得幼稚、情绪化和天真。
女人越来越卷入到孩子的世界的时候,男人往往这个时候,会进入冲刺阶段,开始事业的爬坡,两个人的离心力越来越大。
皓月长歌 2023-04-17 18:12:07
因为一旦生育,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改变。
一、 产后第一年的“难”
1. 需要适应新角色带来的挑战。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马上多了“母亲”这一身份角色。角色名字是冠上了,可真正适应,还需要接受很多的挑战。对于初次生产的女性来说,生产的疼痛、身材的变形、激素的影响、哺乳的生疏、缺觉的疲惫、育儿技巧的陌生等,都可能让她对婴儿的行为产生消极的感知,容易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母亲产生怀疑,进而难以适应新角色。
根据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新母亲角色适应良好者仅为44.89%,产后抑郁发病率高达39.4%。可见至少有一半的女性,刚开始接受自己“母亲”身份时并不顺利。除了身体的疲惫和育儿能力的生疏外,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自己时间几乎完全被孩子占据的问题,这种暂时性的“失去自我”,在那个当 下容易被放大,引发无尽的焦虑和不安。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天哪, 为什么要让我照顾小宝宝,我自己还是个小宝宝呢!”
2.要适应新的夫妻相处模式。
生育前,夫妻相处可以很随意,两人爱吃啥吃啥,爱玩啥玩啥,只要彼此没意见,懒觉睡上三天三夜都可以;相处可以很浪漫,只要不是工作日,两人手牵手就可以出门了,也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电影、大排档随处浪;也可以很甜蜜,妻子小嘴一撅,先生就可以上前亲亲抱抱举高高,也可以很平淡,清晨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一起静静等着日出,夜晚也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你陪我刷剧我陪你闲聊。
可是生育后,这些内容至少在半年内,基本是享受不到了。吃啥玩啥E经不重要了,毕竟吃饭都不一定有时间一桌一起吃, 常常孩子哭, 我们就要奶孩子去懒觉根本睡不上了,别说懒觉,就是整觉,夫妻俩在孩子还不会睡整觉前,都别想了.... .婴儿夜醒N次是常事,随之而来的是N次的喂奶、拍嗝、哄睡、换纸尿裤. ..出门旅行,那只能是痴心妄想,毕竟我们24小时间不是在喂奶,就是要哄睡。夫妻间撒娇和独处,那就只能在梦里了,因为可以沟通的时间都被我们用在讨论孩子吐奶了怎么办、孩子湿疹了怎么办、孩子还没睡怎么办等诸多育儿问题上了。
3.要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
还未生育时,夫妻俩可能单独住套婚房,就算有和老一辈住一 起,大体上也没什么冲突,顶多生活习惯不同让老人家唠叨几句。但生育后,大多数夫妻因产后上班、照顾孩子的人手不足的等原因,都要面临必须和老-辈住一起的情况,这时候,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就很大了。
特别是传统一点的家庭, 几代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老一辈如果界限感不明显,插手孩子的方方面面,那是迟早的事,小到孩子的搂抱姿势,大到孩子将来的教育投资,事无巨细都要管。若是更苛刻一点的,孩子冷了热了哭了磕了,都要责问一下妈妈。
偏偏现在的年轻夫妻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要照书养照科学喂,早教玩乐也不能落下,可老一辈宁愿相信三姑六婆,也不愿信书信权威,这么一来二去,两辈人间常常会爆发育儿矛盾。如果先生不给力,抱头躲进夹缝中,那么怕是夫妻关系也要降至冰点了。最可怕的是,万- -婆家娘家不小心凑一起,三方各有育儿需求,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对孩子好,那才叫世界大乱。这样家庭结构下的相处,想被嘘寒问暖怕是不容易了,反正大家关心的重点永远不会是新手妈妈。
4.需要适时地平衡生育和工作的关系。
尽管工作单位有好有坏,但我们不能否认整个社会职场大环境都对孕产女性并不算友好,很多隐性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我们怀孕公布喜讯后,升职加薪基本是没份了,岗位调动不降薪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产后产假还没结束,可能就会接到催着复工的电话,返回职场后,接踵而来的也许就是无尽的加班生育前自然无所谓,升职加薪无望就跳槽,加班出差可以随时就位,而生育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无法当职场上的超人了。天我们一边在职场上艰难地厮杀四方,一边东躲西藏地窝在卫生间狼狈背奶;夜间我们一手抱着娃儿喂奶哄睡嘴里还唱着英文儿歌,另一手还得飞快地在键盘上啪啪啪啪。
是你的 2023-03-23 19:27:00
因为一旦生育,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改变。
一、 产后第一年的“难”
1. 需要适应新角色带来的挑战。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马上多了“母亲”这一身份角色。角色名字是冠上了,可真正适应,还需要接受很多的挑战。对于初次生产的女性来说,生产的疼痛、身材的变形、激素的影响、哺乳的生疏、缺觉的疲惫、育儿技巧的陌生等,都可能让她对婴儿的行为产生消极的感知,容易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母亲产生怀疑,进而难以适应新角色。
根据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新母亲角色适应良好者仅为44.89%,产后抑郁发病率高达39.4%。可见至少有一半的女性,刚开始接受自己“母亲”身份时并不顺利。除了身体的疲惫和育儿能力的生疏外,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自己时间几乎完全被孩子占据的问题,这种暂时性的“失去自我”,在那个当 下容易被放大,引发无尽的焦虑和不安。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天哪, 为什么要让我照顾小宝宝,我自己还是个小宝宝呢!”
2.要适应新的夫妻相处模式。
生育前,夫妻相处可以很随意,两人爱吃啥吃啥,爱玩啥玩啥,只要彼此没意见,懒觉睡上三天三夜都可以;相处可以很浪漫,只要不是工作日,两人手牵手就可以出门了,也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电影、大排档随处浪;也可以很甜蜜,妻子小嘴一撅,先生就可以上前亲亲抱抱举高高,也可以很平淡,清晨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一起静静等着日出,夜晚也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你陪我刷剧我陪你闲聊。
可是生育后,这些内容至少在半年内,基本是享受不到了。吃啥玩啥E经不重要了,毕竟吃饭都不一定有时间一桌一起吃, 常常孩子哭, 我们就要奶孩子去懒觉根本睡不上了,别说懒觉,就是整觉,夫妻俩在孩子还不会睡整觉前,都别想了.... .婴儿夜醒N次是常事,随之而来的是N次的喂奶、拍嗝、哄睡、换纸尿裤. ..出门旅行,那只能是痴心妄想,毕竟我们24小时间不是在喂奶,就是要哄睡。夫妻间撒娇和独处,那就只能在梦里了,因为可以沟通的时间都被我们用在讨论孩子吐奶了怎么办、孩子湿疹了怎么办、孩子还没睡怎么办等诸多育儿问题上了。
3.要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
还未生育时,夫妻俩可能单独住套婚房,就算有和老一辈住一 起,大体上也没什么冲突,顶多生活习惯不同让老人家唠叨几句。但生育后,大多数夫妻因产后上班、照顾孩子的人手不足的等原因,都要面临必须和老-辈住一起的情况,这时候,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就很大了。
特别是传统一点的家庭, 几代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老一辈如果界限感不明显,插手孩子的方方面面,那是迟早的事,小到孩子的搂抱姿势,大到孩子将来的教育投资,事无巨细都要管。若是更苛刻一点的,孩子冷了热了哭了磕了,都要责问一下妈妈。
偏偏现在的年轻夫妻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要照书养照科学喂,早教玩乐也不能落下,可老一辈宁愿相信三姑六婆,也不愿信书信权威,这么一来二去,两辈人间常常会爆发育儿矛盾。如果先生不给力,抱头躲进夹缝中,那么怕是夫妻关系也要降至冰点了。最可怕的是,万- -婆家娘家不小心凑一起,三方各有育儿需求,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对孩子好,那才叫世界大乱。这样家庭结构下的相处,想被嘘寒问暖怕是不容易了,反正大家关心的重点永远不会是新手妈妈。
4.需要适时地平衡生育和工作的关系。
尽管工作单位有好有坏,但我们不能否认整个社会职场大环境都对孕产女性并不算友好,很多隐性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我们怀孕公布喜讯后,升职加薪基本是没份了,岗位调动不降薪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产后产假还没结束,可能就会接到催着复工的电话,返回职场后,接踵而来的也许就是无尽的加班生育前自然无所谓,升职加薪无望就跳槽,加班出差可以随时就位,而生育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无法当职场上的超人了。天我们一边在职场上艰难地厮杀四方,一边东躲西藏地窝在卫生间狼狈背奶;夜间我们一手抱着娃儿喂奶哄睡嘴里还唱着英文儿歌,另一手还得飞快地在键盘上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