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厨房灶台顽固的油渍
还是工厂机械厚重的油垢
一瓶清洁剂总能轻松搞定
但这个日常清洁“好帮手”
如果使用不当
随时可能变成"炸弹"
广东
2024年10月,广东一男子往保温杯里放入茶垢清洁剂并拧紧盖子后,杯子直接在手中炸飞。
清洁剂的安全风险
既与其化学成分相关
也与使用场景和
操作规范密不可分
近日
宁波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
就开展了一场
以危险操作演练
与场景使用规范为主的
“清洁剂实验”
↓↓↓
不同成分清洁剂的火灾危险性
消防员将市面上常见的水基型清洁剂和泡沫型清洁剂分别均匀地喷洒于灶台,待清洁剂挥发10秒后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检测并分别做点火实验。
实验显示
图源:宁波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
实用小贴士
水基型清洁剂主要成分是水,通俗来说,就是其中包含的易燃成分被稀释,所以安全性更高。泡沫型清洁剂主要成分有酒精,遇到明火易燃烧。
工业清洁剂使用不当的危害
在模拟仓库场景的房间内,消防员用倒了工业清洁剂的抹布清理桌面及地面,模拟工人在车间进行清洁操作,随后退出房间关上房门。静置50秒后,事先安装在房间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数值显示为13%LEL,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5.8℃。
图源:宁波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
点火后,火焰迅速蔓延。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窗户玻璃爆裂,玻璃碎渣裹挟着火焰飞溅出来,木门被气浪震得飞起,房间内的可燃物都被火焰吞噬。此时,室内温度达到363℃。
图源:宁波慈溪市消防救援大队
清洁剂如何酿祸端?
易燃成分挥发
部分清洁剂含酒精、有机溶剂(如甲醇、甲苯)等易燃成分,遇到明火或高温环境易引发爆燃。
工业清洁剂未充分挥发时,残留可燃气体遇电火花或高温设备易引发爆炸。
化学反应释放气体
茶垢清洁剂等产品遇水产生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压力骤增易导致爆炸。
将不同清洁剂(如含酸性与碱性成分)混合可能释放氢气等可燃气体,若遇明火可能爆炸。
粉尘爆炸
部分清洁剂(如爆炸盐)以粉末形态存在,若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源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类似原理也适用于面粉、淀粉等物质,因此制作面点时,务必避免把面粉靠近使用中的燃气灶,也不要将大量面粉扬到空气中。
高温或密闭环境
夏季高温会加速清洁剂挥发,增加可燃气体浓度。
管道清洁剂在狭窄空间内使用不当,可能因气体膨胀引发爆炸。
当清洁剂变成“危险品”
这样化险为夷
火灾、爆炸应急处理
立即切断电源或气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湿布覆盖火源。
应尽快封闭泄漏源,使用适当的材料如沙子或专用堵漏工具进行封堵,防止清洁剂进一步泄漏。
若火势失控,迅速疏散人员并拨打119报警。
化学烧伤处理
皮肤接触腐蚀性清洁剂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避免揉搓。
眼睛溅入清洁剂时,撑开眼睑持续冲洗并尽快就医。
清洁剂使用注意事项
远离火源
购买清洁剂时应注意看清成分(避免购买含甲醛和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产品),使用时应注意通风,远离明火;使用期间禁止吸烟、操作电器或靠近燃气灶具。
保持通风
避免在密闭空间大量喷洒清洁剂,应及时开窗稀释可燃气体。
正确存储
日常储存时,不要将清洁剂放在阳光下暴晒或放在电暖器、灶台边,若喷雾罐体出现膨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设备与场所管理
定期清理油烟机、管道油垢,防止油脂与清洁剂残留混合后遇高温自燃。
工厂车间需配备防爆设备,禁止在作业区存放易燃清洁剂。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五一”小长假临近
选择居家大扫除的朋友
使用清洁剂时务必规范操作
勿将不同类型清洁剂混用
避免在密闭空间大量喷洒
使用时应保持通风
安全清洁
才能让假期舒心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新华网、极目新闻、中国消防、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