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亦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 • 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是中国民间“八节”之一,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花信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怀古情怀,又有赏春览景的欢娱气氛。
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植树......这些源自古老的快乐,穿越时空的长河,继续在清明这个美好的时节里绽放光彩。
天地清明的不仅是万物新景,更是代代传承的人文情怀。
且让我们在千年未改的东风里,踏响这春光的韵律。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安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