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街头
2025-06-26 20:37:17
1. 洪涝灾害是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导致的低洼地区淹没和渍水的现象。这种灾害主要影响农作物生长,可能导致减产或绝收,并破坏其他产业的发展。
2. 洪水灾害通常由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引起,与洪涝灾害有紧密联系,但两者有区别。洪水灾害不仅影响农作物,还会破坏房屋、基础设施等,并造成人员伤亡。
3. 洪涝灾害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如孟加拉、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等。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时有发生。
4. 洪涝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高频率、广波及、猛烈破坏性。它可导致房屋被淹、人口伤亡,农田被毁、作物减产,以及基础设施损坏,造成经济和人道主义危机。
5. 中国历史悠久,洪涝灾害严重。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尽管现代有所改善,但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6. 洪涝灾害不仅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其他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等。
7. 1951至199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1991年,全国25个省、市、区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8. 中国的雨涝多发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四个多发区。西部地区雨涝较少,四川是唯一的雨涝多发区。
9. 东南沿海、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是历史雨涝统计中最严重的地区。其他多发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南岭、武夷山地区等。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则是雨涝最少的地区。
总结:洪涝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东部多雨地区和沿海地区更为严重。它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人类居住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有效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