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小夜曲
2025-07-06 08:27:32
1. 在1980年的夏季,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从6月到8月,湖南、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的800万亩农田被淹,80万间房屋倒塌,近1000人死亡。
2. 这场灾难的起因可以追溯到6月上旬后期至下旬初,9403号台风的登陆,以及随后静止锋、高空低槽、低空切变线和低涡的共同影响。华南大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出现了连续的大雨至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3. 连续强降雨导致西江、北江、湘江出现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赣江出现第二大洪水,钱塘江、闽江等水位也超过警戒水位。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4. 广西北部和中部在6月11日至17日持续遭受暴雨或大暴雨袭击,全区有54个县市的过程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暴雨中心在兴安一带,实测最大降雨量达到913毫米;融水勾滩站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极端降雨。
5. 西江梧州站在受到桂江、柳江等支流洪水汇流的影响下,出现了高达25.91米的洪峰水位,是1915年以来的特大洪水。全区共有70个县市、730个乡镇、1048万人受灾,23万多人被洪水围困,死亡人数达到141人。
6. 广东大部分地区在6月11日至20日连续遭受暴雨袭击,清远县的降雨量高达206.2毫米。暴雨导致各江河水位急剧上升,北江韶关站最高洪峰水位达到57.21米,是191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7. 湖南省沅水上凯察雀游和湘江流域在6月11日至18日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降了大暴雨。湘江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水,全省共有10个地市、63个县市、1241个乡镇、1838万人受灾。
8. 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在6月8日至23日出现连续性强降水过程,全省有79个省市、1300多个乡镇、1000多万人受灾。
9. 浙江省受暴雨影响,全省有59个县市、900多个乡镇、700多万人受灾。福建大部分地区在6月13日至22日出现连续性暴雨天气,全省有45个县市(区)、502个乡镇、400万人受灾。
10. 中国是一个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和季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经常导致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旱了又涝的情况。1980年夏季的暴雨洪水是由大量降水造成的。
11. 竺可桢教授在1931年提出了洪水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相关性假说,揭示了日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一个约22年周期的微妙关系。太阳黑子活跃的年份往往伴随着旱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因此,对于长江、黄河流域这些灾害频发的地区,在太阳黑子活跃的年份需要提前做好抗灾、防灾、减灾工作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