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在坡度比较大的地区,大雨后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轻则毁坏房屋设施,重则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泥石流和滑坡往往相伴发生。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
简而言之,滑坡就是大块的土和石头从高处滑落下来。如果赶上洪水,土石混上水,形成夹带着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洪流,就是泥石流了。
滑坡与泥石流的关系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的条件。
滑坡和泥石流运动时具有巨大的能量和瞬间破坏力,短时间内会冲毁房屋桥梁,造成人员伤亡。比起滑坡,泥石流特有的毁灭性填埋更为可怕。因为泥石流属于流体质地,能将所到之处都埋进泥中,甚至包括车辆、较小房屋,使人窒息死亡。
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也会有水源异常的现象。可能是干涸的溪水复活,也可能是溪水断流。这是由河床形状改变导致的。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降水丰亏由天,调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