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产后一年是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84个回答

醉成了风浪 2024-08-11 18:47:30
都说一对夫妻一生之中至少有50次想要离婚的念头,但你不知道的是,生完孩子后的第一年,你想要离婚的想法可能就远超50次了。
都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很多夫妻在享受了几年美好的二人世界之后,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本以为一家三口从此过着相亲相爱的日子,没想到,从怀孕到生完宝宝,享受着甜蜜的同时,糟心事也接踵而至。
不说怀孕的早期孕吐反应、后期浮肿腰痛等了,就说生完孩子坐月子吧,有多少女人是在眼泪中度过的呢?平时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老公在月子里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让妻子大呼嫁错了人。
说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吧,顺产完第二天就出院回家了,然后就开始了辛苦带娃的生涯。
白天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在照顾宝宝,喂奶、给孩子换尿布、哭了就哄、走着抱着哄睡觉。每天晚上要起来十来次,弯着腰照顾宝宝,疲惫不堪。
老公负责洗尿布,其它时间都忙些很琐碎的事情,基本不在房间里待。夜间我给孩子换尿布,喂奶,老公在一旁呼呼大睡,偶尔醒来,看我和孩子一眼,睡意正浓的他立马转过身继续睡觉。
我们虽然与公婆同住,但婆婆一天就进来个一到两次,如果遇见孩子醒了就逗一下,如果遇到孩子睡着扭头就走。尿布从来没给换过一次。
一有邻居来看我,婆婆就对她们说:“年轻就是身体好,XX(我)吃得又少,还不挑食,生完就能下床走路,还能抱孩子。”别人都礼貌性地啧啧称叹。
我内心一阵悲凉,月子里一天三顿饭,每顿都是半碗蔬菜,要么土豆,要么是某种青菜,老公说这里的超市就这些菜,那还有什么可挑食的呢?
令我没想到的是,月子里的悲剧早已暗自开始——产后第六天,我就得了严重的腰疼尾骨疼痛,晚上翻身都很困难,就像一只四脚朝天的乌龟,要经历数次挣扎,腰都快疼断了。这就是过早坐着、站着抱宝宝留下的后遗症。
后来,疼痛越来越厉害,终于在半个月后,我忍无可忍,和老公交涉,让他多在屋里待待,给孩子换换尿布。
起先他没有说话,马上给孩子换了尿布,然后出了房间。过了好长时间后,他再次进来时,我又建议他给宝宝换尿布,他的表情就非常不乐意了,说他很忙让我自己换,我就和他吵了起来:“不是告诉过你,月子里你多给孩子换换尿布,出了月子你就不用管了,前半个月一直是我自己照顾宝宝,腰都直不起来了,后半个月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吗?”
他听完立马回道:“我也很忙的,家里一堆杂七杂八的琐事,拿快递,买菜,给你做饭......”
我说每顿就是半碗青菜或者土豆,用得着你和婆婆俩人做饭吗?从你们吃的菜里舀出来点不行吗?又不是什么名贵菜。
老公说家里种的茄子熟了,都是吃蒜茄,你不能吃的。你的菜都是我单独炒的。看大嫂,人家月子里都是自己做饭,照顾孩子。
你有情我无意 2024-07-07 22:30:52
为什么说产后一年是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这个主要是因为产后一切的生活规律,生活秩序都有新的变化。使双方都会出现一些令人想不到的一些举动。因为他们本身也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氛围。
比如女方生完孩子之后,她的所有的一切她要面对,而且这种氛围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所以难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这个实际上她自己也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性格各方面都会变得有点意外。这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夫妻关系很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双方都要准备进入一个适应的阶段,要适应新环境,新氛围的阶段。
特别是男方应该要特别多关照多照顾女方,让她感觉到温暖,有人在意她,有人关心她,让她不要有一种更多的失落感。当然男方也要学会适应这样的新的处境,双方都要学会包容学会原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明天参加关注,谢谢。
无名份的浪漫 2024-06-07 16:59:55
为什么说产后一年是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为什么说产后一年是婚姻中最难的一年?
1、坐月子没有人照顾
宝妈怀孕生孩子本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自己生完孩子身体还没得到完全的恢复,如果这时候婆婆跟自己的亲妈都不在身边,那么照顾宝宝的事情就得凡事亲力亲为,有时候宝妈难免会感觉到力不从心,相信有不少宝妈都有过自己偷偷抹眼泪的经历,一个人带娃真的是太辛苦了,基本上月子里就是把宝妈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很不能自己有三头六臂的去在照顾宝宝的同时,让自己的身体尽快得到恢复,所以说,没人照顾的宝妈这一年才是真的难熬。
2、夫妻之间的矛盾
有了孩子之后,根本就不要想什么二人世界,夫妻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宝妈迟迟拖着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生了娃之后,宝妈难免会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宝宝的身上,对于宝爸的关心体贴难免会减少,有些宝妈在这一年带孩子的时候,总想着宝爸下班回家之后能帮自己带带孩子,让自己可以稍稍的休息一会儿,可有些宝爸却会以工作为说辞而推脱,那么时间久了,夫妻之间的矛盾也会出现,生娃之后的一年内,因为孩子的原因频繁吵架的夫妻也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宝爸们还是多给宝妈和宝宝一些关心和体贴吧,这才是身为孩子爸应尽的责任。
3、宝妈身材走样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没生孩子之前,身材还是前凸后翘的,可生了孩子之后,体重不仅很难降下去,而且肚皮上的妊娠纹会让宝妈觉得压力很大,同时身材也会严重的走样,这一年内,宝妈的重心都放在了照顾孩子身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外在,所以也导致身材很难恢复到之前,这一点,也是格外的心疼宝妈们。
生完孩子后的这一年,对于很多宝妈来说,虽然是很难熬的一年,但其实宝妈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把重心放在宝宝身上的同时不妨多给自己一点关爱,那么也许会让宝妈在心理上减缓很多不好的情绪,那么你呢,生完娃的这一年,是不是也这么难熬呢?
深夜不及人心 2024-04-28 17:42:39
第一“难”,难以胜任爸爸妈妈这个新角色。
孩子一出生,我们便马上多了“爸爸”和“妈妈”这样的称谓,虽然有名,但却无实。
对于初产女性而言,生产的疼痛、身材的走样、激素的影响、育儿技巧的生疏,都可能会让她对婴儿这种奇怪的生物产生消极的感知,若再碰上一个高需求宝宝,闹腾加生病足以摧毁一个女人为人母的喜悦感,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挫败感与自我怀疑。
文章图片2
新手爸爸更是手足无措,面对那个只会吃喝拉撒睡时不时还会哭一顿的孩子,偶尔抱一抱逗一逗别人家孩子还行,真自己家有娃了,呵呵,多半都是当“逃兵”。
第二“难”,难以接受夫妻相处的新模式。
没孩子前,小夫妻卿卿我我,是对方口中最亲爱的“宝宝”,孩子一出生,孩子便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宝宝和家庭中心,所有人都要围着这个小不点转。
小夫妻俩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过日子,也不能像恋爱时如连体婴儿一般,两人聊天的话题也由当初的爱不爱我,变成了孩子又拉粑粑了谁来清理。
文章图片3
我一朋友抱怨,说自从有了孩子,就再也没和老公好好抱着睡一晚了,孩子每晚睡在他们中间,还不准他们说话,更不准他们有所亲密,她说孩子直接降低了他们夫妻间的幸福感。
第三“难”,难言之隐的家庭琐碎矛盾。
以前,没孩子前,我总会不经意间在单位晒幸福,觉得自己和老公简直就是完美夫妻,办公室饱经世故的大姐轻蔑一笑道:“那是因为你们现在没孩子。”不服气的我立马怼了:“我们才不会!”
真是说太绝对的话,日后都是要打脸的。有了孩子后,我们会因为各种琐碎事闹的不愉快,我觉得他游离在家庭之外,他觉得我事多又矫情。
面对无止境的家务和闹腾不已的娃,想要家庭和谐稳定真的不容易!
第四“难”,难以名状的婆媳纠纷。
产假过后,谁来带娃?想必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婆婆来胜此大任,与婆婆同住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不管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
两代人之间难免会有很多代沟,特别是育儿上,婆婆偏爱老传统,儿媳崇尚科学育儿,如若两个都强势不谦让,那家庭大战可以说随时随地都能发生。
文章图片4
第五“难”,难以预料的产后抑郁。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产后抑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男人,做完一次开腹手术,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下病床不到一个星期,马上让他投入到一份24小时,需要随叫随到,还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工作里,稍微一点没做好就要受到所有外人和亲人的指责,而且这份工作还不能带来任何收入和前途。
以上,相信换成男人,没有一个能忍受的事,被冠上母亲是伟大之名,就要求女人笑着接受。
每个环节都足以让一个正常人感到痛苦、难耐,何况这些都是叠加在一个产后新手妈妈身上。
如果说生产是女人生孩子的第一道鬼门关,那么,产后抑郁,绝对是第二道鬼门关,它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一个又一个新手妈妈。
文章图片5
第六“难”,难以平衡家庭和工作间的关系。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最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所以,如果你身边家有不足一岁娃的女同事,建议集体性活动都不要喊她,因为下班后她们就迫不及待想回家。
孩子小的时候,还特别容易生病,一旦孩子不舒服,就会格外需要父母的怀抱,说这个时候的母亲是在家庭与工作间夹缝中生存,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第七“难”,难以置信曾经海誓山盟的另一半怎么变得那么陌生。
网上有段子调侃中国父亲,什么是父爱如山?就是不管妈妈多忙,爸爸都会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像山一样。
妈妈已经走向社会,她们和男人一样打拼事业,可家庭中的一地鸡毛琐碎家务还是一个不落需要她去承担,可悲的是,爸爸却没有回归家庭。
青竹暖回阳 2024-04-15 07:07:52
因为一旦生育,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改变。
一、 产后第一年的“难”
1. 需要适应新角色带来的挑战。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马上多了“母亲”这一身份角色。角色名字是冠上了,可真正适应,还需要接受很多的挑战。对于初次生产的女性来说,生产的疼痛、身材的变形、激素的影响、哺乳的生疏、缺觉的疲惫、育儿技巧的陌生等,都可能让她对婴儿的行为产生消极的感知,容易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母亲产生怀疑,进而难以适应新角色。
根据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新母亲角色适应良好者仅为44.89%,产后抑郁发病率高达39.4%。可见至少有一半的女性,刚开始接受自己“母亲”身份时并不顺利。除了身体的疲惫和育儿能力的生疏外,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自己时间几乎完全被孩子占据的问题,这种暂时性的“失去自我”,在那个当 下容易被放大,引发无尽的焦虑和不安。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天哪, 为什么要让我照顾小宝宝,我自己还是个小宝宝呢!”
2.要适应新的夫妻相处模式。
生育前,夫妻相处可以很随意,两人爱吃啥吃啥,爱玩啥玩啥,只要彼此没意见,懒觉睡上三天三夜都可以;相处可以很浪漫,只要不是工作日,两人手牵手就可以出门了,也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电影、大排档随处浪;也可以很甜蜜,妻子小嘴一撅,先生就可以上前亲亲抱抱举高高,也可以很平淡,清晨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一起静静等着日出,夜晚也有很长很长的时光,你陪我刷剧我陪你闲聊。
可是生育后,这些内容至少在半年内,基本是享受不到了。吃啥玩啥E经不重要了,毕竟吃饭都不一定有时间一桌一起吃, 常常孩子哭, 我们就要奶孩子去懒觉根本睡不上了,别说懒觉,就是整觉,夫妻俩在孩子还不会睡整觉前,都别想了.... .婴儿夜醒N次是常事,随之而来的是N次的喂奶、拍嗝、哄睡、换纸尿裤. ..出门旅行,那只能是痴心妄想,毕竟我们24小时间不是在喂奶,就是要哄睡。夫妻间撒娇和独处,那就只能在梦里了,因为可以沟通的时间都被我们用在讨论孩子吐奶了怎么办、孩子湿疹了怎么办、孩子还没睡怎么办等诸多育儿问题上了。
3.要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
还未生育时,夫妻俩可能单独住套婚房,就算有和老一辈住一 起,大体上也没什么冲突,顶多生活习惯不同让老人家唠叨几句。但生育后,大多数夫妻因产后上班、照顾孩子的人手不足的等原因,都要面临必须和老-辈住一起的情况,这时候,新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冲击,就很大了。
特别是传统一点的家庭, 几代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老一辈如果界限感不明显,插手孩子的方方面面,那是迟早的事,小到孩子的搂抱姿势,大到孩子将来的教育投资,事无巨细都要管。若是更苛刻一点的,孩子冷了热了哭了磕了,都要责问一下妈妈。
偏偏现在的年轻夫妻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要照书养照科学喂,早教玩乐也不能落下,可老一辈宁愿相信三姑六婆,也不愿信书信权威,这么一来二去,两辈人间常常会爆发育儿矛盾。如果先生不给力,抱头躲进夹缝中,那么怕是夫妻关系也要降至冰点了。最可怕的是,万- -婆家娘家不小心凑一起,三方各有育儿需求,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才是对孩子好,那才叫世界大乱。这样家庭结构下的相处,想被嘘寒问暖怕是不容易了,反正大家关心的重点永远不会是新手妈妈。
4.需要适时地平衡生育和工作的关系。
尽管工作单位有好有坏,但我们不能否认整个社会职场大环境都对孕产女性并不算友好,很多隐性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一旦我们怀孕公布喜讯后,升职加薪基本是没份了,岗位调动不降薪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产后产假还没结束,可能就会接到催着复工的电话,返回职场后,接踵而来的也许就是无尽的加班生育前自然无所谓,升职加薪无望就跳槽,加班出差可以随时就位,而生育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无法当职场上的超人了。天我们一边在职场上艰难地厮杀四方,一边东躲西藏地窝在卫生间狼狈背奶;夜间我们一手抱着娃儿喂奶哄睡嘴里还唱着英文儿歌,另一手还得飞快地在键盘上啪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