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烟
2025-07-29 11:57:41
欢迎联系1540573430交流
在长篇大论之前,来个实用的:
学习物理= 基本概念-> 量化-> 公式-> 灵活运用
学习物理= 了解记忆基本的概念(什么是速度)->明白物理量的大小关系(速度为5米每秒)-> 记住并运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灵活运用(如下面的例子,建议多多推导公式了解它们的来源)
概念和公式和方法都要靠牢固的记忆(俗称死记),灵活运用靠你对原理的理解啦!
长篇大论:
个人觉得,学习物理就像搭积木。
搭积木无外乎找到合适的积木,把它放到合适的位置罢了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学习物理的开始,往往都是从“自制积木”开始的(囧),就是了解、记忆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力,长度,速度,加速度,以至电啊磁啊什么的概念。你首先得“知道”并“牢记”它们究竟是什么,好比玩植物大战僵尸你要先搞清楚每个植物和僵尸都是干什么的,这是游戏前的必要准备。
有了积木块,就可以好好玩了~
搭积木的过程,就是搞清楚木块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公式。A和B怎么组合可以得到C,公式讲的就是这种东西。
物理学的目标,就是搭出符合现实的,尽量简单的公式体系。
通过这些公式,比如你想知道“从北京到纽约要飞多久”?你只需要测出需要的A(路程)和B(平均速度)就能得到C(时间)了,剩下的不过是数学问题(时间=路程/速度)。
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也一样,比如我要得到E,但手头只有A、B和D,听起来很难。幸运的是,你知道A和B能得到C,C和D能得到E,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举个例子,比如“飞机5小时可以飞4000千米,那么它8小时可以飞多远?”这个问题里面,我想知道“8小时飞行的距离”(E、路程2),手头只有“5小时”、“4000千米”、“8小时”。如果你知道“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了吧?
来个难点的(假设你学过力学),重量(G)为50牛的铁块从10米高(h)落到地面瞬间的动能(E)有多少?听起来很难吧!
问题是已知G、h、g求E。
相关物理量的公式是E=1/2*m*v2(二分之一m v 平方)v=sqrt(2gh), G=mg (sqrt是开根号)
用数学把公式变好看一点,调整顺序:m=G/g,v=sqrt(2gh), E=1/2*m*v2,答案就出来了。
如果你知道第二个公式其实是从1/2*m*v2=mgh推导出来的,就是说等量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那么你只要把50牛乘以高度10米(重力势能)等于落地前动能的大小,问题就轻松解决。这样就算是物理学得好啦!
简而言之,搞清楚A、B、C都是什么、大小多少,学会描述它们关系(例如A+B=C)的公式,学会相应的数学方法(A和B或许是微积分关系),那么一切问题都不在话下。
物理学的目标,就是搭出符合现实的,尽量简单的公式体系。
很抱歉,经过几百几千年的历程,前人们早就搭出了几个最能贴近现实的,几乎完美的伟大城堡。
你要做的只是按葫芦画瓢,把它最基础的几层一块一块搭出来罢了~
这其实是一种幸运。就像之前的例子,怎么把ABD变成E呢?你最多做一道题,把老师(或答案)告诉你的这个方法(AB->C,CD->E)背下来就够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用一道题的时间,学会了物理学家想破头做了无数实验花了半辈子才明白的事情(多伟大!)……所有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都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