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访谈纪录片|铭记·礼赞》以音乐之名铭记苦难辉煌交织的抗战岁月,礼赞浴血奋战的民族脊梁!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拉贝同其他在华国际人士设立了“南京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所。他在华期间写下的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让我们透过对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的独家专访,一同回顾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工业化是工具,文化母体才是灵魂”,灵泽用一场渊虚之变证明: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只有自己能写的故事,才是文化溢出最野的姿势。 看资本洪流中,一群理想主义者如何用巴蜀血脉浇铸克苏鲁武侠,让世界听懂东方叙事!
8月24日是莫斯科动物园的大明星“喀秋莎”的两岁生日! 喀秋莎是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两年来吸引无数粉丝。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透露,喀秋莎吃嘛嘛香,目前体重已达78公斤,身高150厘米。此外,她和妈妈“丁丁”一样是个“左撇子”! 为了给喀秋莎庆生,莫斯科动物园举办了整整一周的庆祝活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150多名工作人员也专程前来参加“喀秋莎”的“生日派对”。 喀秋莎生日快乐!
来源:新华社快看 00后大学生毕业四年没有上班,在莫干山创业“卷”种地,用四年时间把荒山种成现实版“莫奈花园”。
-
沿着219国道,我们跟随玉麦老乡踏上巡边路。一路“困难模式”,却步步走出“寸土不让”的誓言。 这条最长的边境线,不是地图上的虚线,而是“一草一木皆为中国”的血脉传承。看到五星红旗,我们热泪盈眶;看到边防战士,我们肃然起敬。 在这里,我们丈量的不只是山河万里,更是中华民族的血性与柔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27岁的日本青年加藤飒人在镌刻着“和平”二字的雕塑前,双膝跪地,低头默哀,向惨遭日军屠戮的30万中国罹难者谢罪。这是2023年加藤探访该纪念馆的一幕。 “我是日本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曾做过如此残忍的事情。我下跪,是为了向逝去的人们表达歉意。”日前,在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馆举办的“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中日和平友好交流会上,加藤向记者吐露那一刻的心境。 加藤来自日本岐阜县,大学时期曾独自前往中国旅行,被中国人的热情与中华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2022年,他只身到中国定居,成为一名自媒体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拥有270多万粉丝。三年内,加藤游历中国20多个省份,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中国之行,展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加藤陆续参观了约30处中国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等,一处接着一处走、一帧一帧地记录。 在加藤看来,日本宣扬更多的是广岛、长崎核爆或冲绳战役等日本民众的受害历史,但对其加害历史却几乎避而不谈。“希望日本能够把作为加害者的负面历史写进教科书中,正视历史。” 他拍摄的中国抗战遗址主题视频上传后,许多中国网友给加藤留言,赞赏他直面历史、承认历史、讲述历史的勇气。这也让加藤更加意识到,坦诚地直视历史,比逃避更有力量。 为了让更多日本人了解历史真相,加藤将这些视频发到日本社交平台,结果招致大量质疑和谩骂。“即使受到攻击,我也想继续发声。”他说。 记者:胡晓格、李光正 视频:李光正、胡晓格、范珺华
“如果妈妈不在了,记住妈妈的名字,记住加沙”
特朗普要一周内给国防部改名,喊话国会:不需要走程序!
战舰蹈海,砺剑深蓝!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16)| 皖南事变:周恩来愤笔写下十六个字
俄罗斯最大的胜利,不是获得土地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