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19日是“世界人道主义日”,旨在纪念1995年伊拉克联合国巴格达办事处遭遇恐怖袭击的无辜受害者,并向所有在冲突和灾难地区辛勤工作的援助人员致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的致辞中指出,对于超过3亿陷于冲突和灾难的民众而言,人道工作者是“最后一条生命线”。然而,维持生命线的资金正在枯竭,而提供援助的人员却正日益受到袭击。 去年,全球至少有390名援助工作者遇害,创历史新高。古特雷斯强调,国际法明确规定,人道工作者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绝不能成为攻击目标。这一规则不容讨价还价,对冲突各方均有约束力。他呼吁各国落实承诺,拿出政治意愿和道德勇气,保护援助人员,并追究肇事者责任。
-
在山东邹城市唐村镇西颜庄村,有一位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李法真。1943年2月,父母双亡后,靠流浪要饭生活的他选择参军,开启了军旅生涯。他先后参与了120余次战斗,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本期《寻访英雄》我们带您走近李法真老人的故事......
1944年4月,不到12岁的他正式参军,成为鲁西军区后勤部通信员。据老人回忆,送信多在夜间,全靠一双脚底板。“信送不到,部队就可能吃亏,老百姓就要遭殃。”这是李延广坚守的信念。这位曾在战火中穿梭的“少年信使”,始终践行着“延广”二字的深刻含义——延续家国情怀,发扬民族精神。
偶影人生,古云今生! 千古传下来的影与偶,光里舞、掌上跳,非遗双绝,越看越有戏。
你以为的雪王 VS 实际的雪王,央视网《超级工厂》带你见证雪王真实力!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他们要在半小时内洗漱完毕,并做好出摊卖大蒜的准备。 “小龙”“小琪”“小寒”(均为化名)都是先天性脑瘫患者,平衡能力弱,走路不稳。“小龙”卖过气球,“小琪”卖过面包,“小寒”卖过瓜子,但都以失败告终。 2024年9月,他们在当地残联的一场活动中相识,由于病情类似,经历相仿,三人一拍即合,决心一起合租,共同创业。 最开始,他们尝试为路人擦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几乎没有生意。后来,在朋友介绍下,他们开始摆摊卖起了大蒜。 为了经营好这门生意,“小寒”每天会花1块钱买上一个豆沙包,配上生蒜一起嚼进嘴里,向路人“展示”大蒜的品质;“小龙”闲暇之余,喜欢去家附近练上一会,锻炼自己的臂力;“小琪”制作了许多别样的卖蒜标语,同时为大家烧菜做饭,做起了后勤保障。如今,三人最多一个月可以赚到1200多元,生意不好时,则是800多元。 由于腿脚不便,从家到农贸市场两公里的路,他们需花上近一小时。尽管生活不易,三位小伙伴一直在努力。为了帮助他们,如今当地政府为他们准备了多个固定摊位,还会定期提供一些油米等日常生活所需。 “我们就像是生长在裂缝里的植物,得努力发芽才能开出花,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小龙”说。 记者:胡晨欢 配音:舒畅
8分钟天津“海河之夜”灯光秀纯享版
千帆竞发!海警护航开渔一线
爸爸带上小学的儿女徒步800公里回长沙
英国记者乔治·何克见证下的中国抗战 CGTN欧洲分台AI纪录片《烽火见证》即将上线
李思思:别再"想太多",人生处处都是柳暗花明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