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双20”编队护航、“过水门”接风洗尘、礼兵鸣枪12响致哀……一系列接迎“最高礼遇”刷屏,让无数人热泪盈眶。这些仪式背后有哪些深意?这次迎回活动相较以前有哪些不同?新华网《热点追踪》栏目为您解读。
#男子帮88岁护边老人圆梦 ,邀请彩绘师将天安门“搬”到了帕米尔高原上!老陈:他们家三代人加起来有70多年的护边历史,这个“天安门”让这群可爱的人的爱国精神有了寄托之处!
她叫丁玉玲,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跟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不一样,大学毕业那年,她选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一直以为,乡村教师的故事总绕不开“辛苦”“坚守”这类标签。直到看到她的B站账号我才发现:原来扎根乡土的日子,也能被拍成满是烟火气的“治愈vlog”。 就是这些“没什么大事”的日常,让她的账号悄悄聚起了近150万粉丝。弹幕里有人刷:“想起我小时候的老师了”,有人说:“看丁老师的视频,觉得心里特别静”,还有在外打工的家长留言:“谢谢丁老师,替我们多陪了孩子一会儿”。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样子,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用温柔接住每个孩子的小世界。 作者:屈彦、穆静雅、杨静文、储松年 实习生:徐文杰
东江纵队老兵用客家话讲述抗日经历,剪天线、挖沟专门破坏日军行军速度
白露,是一句含蓄而细腻的过渡。时光在枝头安静地转身,既是暂别,也是沉淀。夏的喧嚣,正慢慢沉进秋的清寥。#白露 #白露节气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今日白露
歼-20、歼-20A、歼-20S集中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有不少网友直呼“没看够”,小编带大家近距离看“歼-20家族”。(张亚芳 韩佳林 陈逸松 朱姜海 高思峰 许阳 潘东 赵文杰)
近日,RT独家专访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茹拉夫廖夫。 茹拉夫廖夫揭秘了一段二战时期苏中合作的珍贵历史,1937年后,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约2.5亿美元低息贷款及大量军事装备。为运输物资,两国沿古丝绸之路紧急修建了一条“秘密通道”,穿越沙漠高山直达乌鲁木齐。这条生命线由苏中工人共同筑就,沿途设有维修站、加油站等。直至1942年,大量坦克、火炮及超1200架飞机经此运抵中国。苏联志愿者直接参与作战与培训,约200名苏联飞行员在华牺牲,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这段用牺牲与协作铸就的历程,不仅是二战胜利的关键支柱,更是两国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这个秋天,一起去长春看航展!
这个娃儿,正儿八经勇敢!这一天他刚入警20天
乔布斯的忠告:别管层级、别管流程,不用时刻盯着他们,信任才是团队协作的关键。
缅怀!逝世8周年,南仁东珍贵手稿首次公开
真理的力度,就是脊梁的高度!来火箭军成为这把“大国长剑”!
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