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智驾综合报道】12月5日消息,中国质量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该指数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9分(满分100分),较去年下降1分,已连续两年呈现下降趋势。
在细分市场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得分为78分,混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用户满意度得分为79分,两者相较去年同期均下降1分。
用户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形象下降和用户对质量的个性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品牌形象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高,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形象得分为80.2分,同比下降0.8分,连续两年下降。
中国质量协会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产品更新迭代周期的缩短,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品牌间的恶性竞争,销售承诺兑现和保留老款车型权益等问题,这些因素均降低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的满意程度。
在产品故障方面,智能座舱故障次数居首位,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辆新车故障次数为91次,同比有所下降。故障次数最高的前三个系统故障分别是智能座舱(16次)、内饰(13次)和车身外观(12次),这三个系统的故障次数占总体故障次数的45%,相较于2023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显示出产品故障集中度有所降低。
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在故障问题上呈现出一些差异。纯电动汽车故障次数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智能座舱(22次)、内饰(14次)、车身外观(12次)、智能驾驶辅助(11次)和行驶转向制动(11次),占总体故障的72%;而混动汽车故障次数最高的前五位分别是车身外观(12次)、行驶转向和制动(12次)、智能座舱(11次)、内饰(11次)和智能驾驶辅助(10次),占总体故障的67%。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板块相较于燃油汽车优势更明显,性能设计方面,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性能设计满意度位列新能源汽车行业前两位。但在质量可靠性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含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的故障次数为27次,而燃油汽车为85次。
中国质量协会强调,噪音、异味等故障问题仍有待行业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辆新车故障次数前十位分别是“风噪声大”、“内饰异味重”、“行驶中轮胎噪音大”、“车内手势控制”、“指纹识别”、“导航死机/误差大/错误”、“抬头显示(HUD)”、“刹车有异响”、“系统远程升级(OTA)”和“车载智能助手”,其中“风噪声大”、“内饰异味重”、“行驶中轮胎噪音大”连续三年位列十大故障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