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媒 > 国企快报

伏尔加河畔的华电蓝——中国华电打造中 俄能源合作典范

时间:2025-05-08 浏览:

由莫斯科出发,向东北行驶约280公里,便来到了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俄罗斯著名古城雅罗斯拉夫尔市。4月雅罗斯拉夫尔依旧寒冷,而在该市西北地区,中俄最大能源电力合作项目——华电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热电站正源源不断地将优质的电力热力带入这片广袤的东欧平原,用悠悠情怀温暖寒冬。

作为我国在俄首个大型电源投资项目、中国华电在俄第一个投资建设运营的绿地项目,该电站年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年供热量81.4万吉焦,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供热需求,同时也会极大促进雅罗斯拉夫尔州的经济发展,为俄罗斯中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能源设施“硬联通”,铺就能源发展之路

雅罗斯拉夫尔是俄罗斯工业重镇,拥有多元化的高科技产业,传统的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工业等也非常发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量和产量都在增长,电力需求不断增大,当地供电部门已难以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国家和重要伙伴,俄罗斯始终是中国能源合作布局中的关键支点,也是中国华电“走出去”战略深耕的重要方向。2017年6月20日,华电捷宁斯卡娅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电站项目正式投产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83兆瓦,年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年供热达到341万吉焦,年发电量占全州用电量48%,是中国在俄罗斯最大电力能源类投资项目,极大缓解了当地电力短缺的问题,显著提升俄罗斯欧洲部分供电系统的输电量,并满足雅罗斯拉夫尔市西北部地区居民冬季采暖的需求。

走进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厂区整洁有序,高高的烟囱冒出缕缕白烟,却无一丝异味。主机房内,燃机在隆隆运转,驱动涡轮机和锅炉同时产生电力与热力,供给千家万户。

时任雅罗斯拉夫尔州代州长米罗诺夫曾表示,这一项目是该州发电量最大的电站,在填补当地巨大用电缺口的同时,还为当地创造了140多个专业技术岗位。他认为,项目的顺利投产为俄中两国在电力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电站缓解了柬埔寨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点亮我们城市的万家灯火。现在这里工厂更多,生活质量更好,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一名当地居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技术标准“软联通”,共绘合作共赢之路

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过程中,中国华电不断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带到全球,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链条“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作为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深度合作的标杆项目,在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建设及运营中,引入的中国技术与标准就令俄方对中国企业的实力刮目相看。

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燃气发电设备,配备高效节能环保设备,减少25%的天然气消耗,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三成,对雅罗斯州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生产实际中,在两国技术标准未能互认的情况下,结合中国GB/T标准及华电先进安全管理经验,电站开展春季防汛检查、劳动保护日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顺利实现了“隐患攻坚年”隐患清零工作目标,确保了生产安全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极大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自2017年商业运营以来,电站凭借稳定的安全管理,连续7年以满分成绩获得俄罗斯能源部秋冬季运行许可,获评雅罗斯拉夫尔调度局“最可靠电站”荣誉称号。

电站作为中国华电在俄投资布局的桥头堡,依托中国成熟电力技术、高性价比设备与俄罗斯本地资源优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探索出一条跨文化、跨标准、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从2013年项目正式开工,到2017年全面投产,荣膺“中俄务实合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捷宁公司不仅成为雅罗斯拉夫尔州主要能源保障企业,也为中俄能源合作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截至2024年底,项目累计纳税超60亿卢布,为当地提供近200个就业岗位和大量配套产业机会,成为“走出去”央企本土化发展的典范,是俄企了解中国基建、中国产品的重要窗口。

时任中国驻俄罗斯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李静援“华电捷宁项目建成投产,对于不断深化两国的能源和电力合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的带动下,两国经贸合作还将迎来更多机遇。”

守望相助“心联通”,共建共享幸福之路

“电相通、人相通、心相通”,在项目合作中,中国华电注重与东道国百姓民心相通,促进了人们的相互了解与信任,搭建起一个友谊之桥和合作之桥,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和社会根贡献了华电力量。

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在项目投产后积极践行属地化运营理念,在当地招聘了运行、检修、财务、生技等岗位员工,目前全公司189名员工中有168名俄罗斯籍员工。除为当地就业带来实惠外,公司国际化的气氛也让员工之间建起深厚友谊。

俄方员工叶莲娜对记者表示,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愿意倾心付出:公司严格按当地工作习惯,准时下班,从不延时;中国员工入乡随俗,过俄罗斯节假日;每逢员工生日,公司都会举办生日会庆祝。中俄员工通过工作上互相激励、生活上互相扶持,已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说起中方员工,俄罗斯小伙阿尔乔姆竖起大拇指:“我的中国兄弟杠杠的!”

作为中俄合资企业,电站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当地社区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冠疫情暴发时,电站迅速响应,按照俄罗斯防疫要求,采取科学防疫措施,确保中俄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同时,电站向当地政府部门、企业及居民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电站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在伏尔加河流域,捷宁公司连续5次举办鱼苗放流活动,累计投放鱼苗7.3万尾,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此外,公司还定期组织中俄员工与当地民众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每年互过中俄节日,组织夏、冬季企业团建及电力工作者日,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儿童及家长参观厂区;走进当地中学,同当地师生做手工、话科谱。这些活动增进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理解,展现了中国华电履行社会责任的履职担当。

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不仅是中俄合作的成功典范,更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标志性项目。未来,中国华电将依托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这一平台,紧抓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继续发挥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在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