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滚动

华尔街巨头集体转向稳定币:传统银行发起支付体系“保卫战”

时间:2025-07-18 浏览: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美国金融业正经历一场历史性转折。随着国会推进加密货币立法进程,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华尔街核心机构相继宣布布局稳定币业务,一场围绕全球支付控制权的博弈悄然展开。这场由传统银行发起的“反击战”,既是对金融科技颠覆的防御,亦是对美元霸权数字延伸的战略押注。

美国参议院于6月通过的《STABLE法案》为稳定币发行划定框架:要求发行方持有等值美元或国债储备,接受美联储与货币监理署(OCC)的双重监管,并强制披露资产储备情况。尽管众议院保守派曾短暂阻挠,但在特朗普政府施压下,法案于7月16日重启审议程序,预计本周内提交总统签署。

这一立法突破直接催化了华尔街的行动。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我们必须参与其中,否则将失去对支付系统的理解权。”花旗集团CEO简·弗雷泽则透露,该行正研发“花旗稳定币”,重点探索跨境支付场景的储备管理与代币兑换机制。美国银行CEO布莱恩·莫伊尼汉更明确表示,稳定币项目已进入实质筹备阶段,或通过行业协作模式推进。

传统银行的焦虑源于稳定币对支付体系的颠覆性潜力。当前,全球98%的稳定币锚定美元,但80%的交易发生在美国境外,形成了一个绕过SWIFT系统的平行支付网络。以Tether和Circle为代表的稳定币发行商,已凭借1160亿美元的美债持仓跻身全球前20家美债持有方,其影响力甚至超越德国、墨西哥等主权国家。

“这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货币主权的较量。”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稳定币的实时结算、低手续费特性,正吸引亚马逊、沃尔玛等零售巨头探索用其替代Visa、万事达卡等传统支付通道。若银行丧失支付入口,将面临存款流失与中间业务收入萎缩的双重风险。

尽管戴蒙曾公开质疑“为何不用传统支付而选择稳定币”,但摩根大通的实际行动暴露了战略转向。该行已于6月推出机构专用存款代币JPMD,并计划将其扩展至跨境贸易结算领域。花旗的路线图更为激进,其内部文件显示,拟通过“现金-代币-现金”的闭环系统,将稳定币嵌入企业供应链金融场景。

“银行的优势在于合规渠道与客户信任。”弗雷泽在财报会上强调。根据《STABLE法案》,持有超100亿美元资产的发行方需接受美联储直接监管,这为传统金融机构设置了政策护城河。相比之下,金融科技公司需额外承担合规成本,可能削弱其竞争优势。

“这不是一场零和游戏。”戴蒙在电话会末尾补充道,“银行与加密货币将长期共存,关键是谁能定义未来的价值交换标准。”随着特朗普政府加速推动加密货币主流化,华尔街的稳定币反击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