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以来,保险资金积极布局A股市场,密集调研上市公司,为中长期投资蓄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险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已超9800次,涉及公司超1400家,展现出强劲的投资动向。
从调研频率来看,泰康资产、华泰资产、大家资产等机构表现活跃,调研次数均超300次。调研重点则明显集中在高股息和科技成长两大板块。机械设备行业的汇川技术最受青睐,获超80家(次)险资调研,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也备受关注。区域性银行如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同样位列险资“打卡”名单。
业内人士分析,险资对高股息资产的偏爱,源于其负债端对稳定收益和长久期匹配的刚性需求。而聚焦科技成长板块,则是在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寻求提升投资组合收益弹性的战略考量。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指出,科技成长板块的潜力符合险资在风险可控下适度增配权益资产以博取长期收益的策略。
调研背后,险资正将关注点转化为实际行动。从举牌数据可见一斑,今年以来险资举牌19次,多集中于估值低、股息率高的银行、环保等行业。与此同时,多家保险机构负责人强调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险资作为长期稳定资本,应积极支持。
政策的松绑也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财政部近期印发的通知优化了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进一步鼓励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中信建投非银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这将提升险资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推动其配置方向更加多元化,在保持对红利板块关注的同时,可能加大对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非红利板块的配置。
展望未来,险资的投资版图有望持续拓展。除了高股息蓝筹和科技成长股,与国家战略相关的硬科技、绿色产业,以及经济转型中的新兴领域,都可能成为险资重点布局的新方向。(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