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中国人民银行1月22日发布公告,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确保春节前市场流动性充足,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65%。
由于1月22日有9595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了1980亿元的净投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春节前通过14天期逆回购工具为市场“补水”是常规操作,有助于推动资金面趋于平稳。央行已连续8个工作日维持逆回购净投放,并于1月21日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稳定春节前后市场资金面。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此次大规模逆回购操作,是为对冲大额7天期逆回购到期,同时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避免资金面出现大幅波动。
据悉,1月22日中国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出现波动,隔夜Shibor报1.7800%,7天Shibor报1.8130%,3个月Shibor报1.6930%,涨跌互现。
对于后续资金面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认为,随着税期对资金面的扰动逐渐消退,以及监管部门的干预,资金面将有所好转。央行已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将通过适度开展逆回购操作和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持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未来在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下,央行可能会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操作,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障春节前后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支持稳增长、促消费、扩内需,为2025年宏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