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近日发布的《2025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年度报告显示,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在2024年增长11%,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中国的投资额最高,是2024年增长的主要动力,远超美国、欧盟和英国。电气化交通、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等是增长的主要领域,上述领域的投资均在去年创下新高,储能投资亦是如此。
2024年,对电气化交通的投资达757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含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电动两轮和三轮车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可再生能源投资达728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陆上和海上风电、太阳能、生物燃料、生物质能和废物处理、海洋、地热和小型水电的投资。电网投资总计3900亿美元,包括对输配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和电网数字化的投资。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还揭示了清洁能源经济中成熟与新兴领域投资间的显著差异。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车和电网等经过验证、具有商业扩展性并已有成熟商业模式的技术,占2024年投资的绝大多数。尽管受到政策决策、利率上升和消费者购买力预期放缓等因素干扰,但上述领域吸引的投资仍达1.93万亿美元,增长14.7%。
相比之下,对电气化供热、氢能、碳捕集与封存(CCS)、核能、清洁工业和清洁航运等新兴技术的投资仅有1550亿美元,总体同比下降23%。阻碍上述领域投资的因素包括可负担性、技术成熟度和商业扩展性。为了实现上述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均需有更多作为,努力降低技术风险,否则,这些领域很难在本十年结束前对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除了对低碳能源转型投资现状的分析,该报告还分析了清洁能源供应链的投资情况,包括与能源技术相关的设备工厂和电池金属生产。2024年,该领域投资略有下降,至1400亿美元,但2025年预计将增至1640亿美元。去年,供应链投资总额中有大约60%投向了电池,原因是建造电池工厂尤其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尽管能源转型技术投资总额刷新最高纪录,但11%的增速却不及之前3年每年增长24%至29%的水平。“过去几年以来,尽管受到政策的不确定及利率高企的影响,但能源转型仍实现了可观增长。为了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尤其是在工业脱碳、氢能和碳捕集等新兴领域。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是释放这些技术潜能的唯一办法。”彭博新能源财经副首席执行官Albert Cheung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