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化 > 文化产业

行走郑州黄河岸畔:尽览生态美景,聆听“母亲河”的故事

时间:2023-11-05 浏览:

【环球网 记者 代玉】中原大地沃野千里,黄河之水奔腾浩荡。悠悠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也滋养了中国人的精神。9月15—16日,记者跟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走进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漫步沿黄生态廊道、游览黄河文化公园,打卡黄河博物馆,深度接触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

探访之旅从郑州黄河岸边的疏影路开始,阳光透过路两侧的树木,疏影横斜,意趣盎然。

据介绍,郑州黄河滩地公园现已建成“南裹头”“海事”和“惠武浮桥”三个观景点。记者所在的南裹头观景点位于黄河南岸,是欣赏壮丽黄河的绝佳之处。

站在观景高台上远眺,视野开阔,黄河壮美,绿树生机勃勃,飞鸟从空中掠过,一派初秋时节好风光,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也把人们的思绪拉向远方......

在观景点中部的黄河客厅里,一场黄河文化主题的邮展活动正在举行。记者体验了现场拍照打卡和集章,在“黄河漫邮”文旅打卡手册和明信片上加盖沿黄九省特色文旅印章与“黄河(临)”临时日戳,把这份独特的黄河文化体验记忆带回家。

郑州沿黄生态廊道(惠济段)西起江山路,东至金水交界,全长约26公里。其中,黄河大堤部分沿黄绿道15.2公里、连接S312慢行道路约10.8公里。这里布局了堤北生态风光带、堤南淤背区生态休闲体验带和延展区森林生态屏障带,同时结合道路交叉口、人文历史遗址,以生态郊野、观光休闲、市民互动为一体,因地制宜的打造一个亲近自然的绿色廊道。

在沿黄生态廊道示范段慢行道上前行,两侧不同品种的树木营造出不同颜色的景致,即将上演一场草木色彩的渐变。这条融自然风光、黄河文化与慢生活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体验带,造福着沿岸百姓的生活,也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廊。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个以黄河、黄土、黄河文化为特征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文化公园主要呈现“三黄”文化,即黄河、黄土、炎黄文化。步入气势恢宏的炎黄广场,高106米的炎黄巨塑巍然耸立,眼神深邃充满智慧,令人敬仰。整个塑像体现与大地共生,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

园区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平原的起点,也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起点。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黄河呈现出“悬、险、浊、荡、阔”等绝美风光。

黄河文化公园今已发展成融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寻根问祖、弘扬华夏文明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吸引着众人前来打卡,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0余万人次,完美写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黄河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它如同“一部黄河的百科全书”,诉说着大河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博物馆现有藏品1万余件(套),基本陈列以“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分为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六个展区。通过珍贵的文物标本、历史文献、图片等,辅以模型、录像、雕塑、场景复原、三维动画、互动体验等生动展示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等内容。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用全国水资源总量2%的占水量,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透过展览和讲解,让大家对悠久的黄河文明发展历程及灿烂的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体会到由古至今劳动人民治黄的艰辛与智慧,感受到千百年来黄河流域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传承发展。(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