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 > 动态

“00”后烟农不一样的致富经

时间:2025-01-20 浏览:

年关将至,空气中较以往多了一丝凉意,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景星镇太和村土路一组的粮烟协同示范地里,只见一片片滇红花争相现蕾,烟农李夏曦正忙着指挥工人除草施肥,田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2000年出生的李夏曦,今年已经是她种烟的第4个年头了,想起最开始表达种烟想法时,遭到了家里面的一致反对。“我最开始和家里商量打算种烟,父母认为我一个女生不适合这类劳动强度大的农业,后来我在景星烟站咨询过后,了解到现在种烟全程机器化了,而且有专业的合作社上门服务,这才打消了父母的顾虑。”她说。

李夏曦说她是一个特别“听劝”的人,据她介绍,父母传统的种烟观念已经不适用,最开始用他们的方式种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现在在烤烟生产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严格按照技术员讲解的烟站相关技术标准来种植,如今,从不会种烟到会种烟、从会种烟到能种出好烟、从种地糊口到种烟致富,这些都离不开景星烟站长期以来的帮助。

由于是一个刚入行的“新手”,在第一年烤烟采烤后,李夏曦家的烟地就“荒废”了。“由于我不清楚烟后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一直以来,我家就只在地里种植一些喂养牲畜的作物。”李夏曦说道。

第二年,听烟草部门的生产技术员介绍,不少地方的烟农通过实施“粮烟轮作”来增加收入,在烟叶采烤结束后种植蔬菜、玉米等其他经济作物,不仅能充分利用好自己手里冬闲的土地,还能改良土壤。

同一块土地,一年至少能获得两份收益,这让李夏曦忍不住想“尝尝鲜”。从2022年起,李夏曦便频繁出现在当地政府和烟站组织的各种烟后作物培训上。

有了“心动”就会有“行动”,2023年上半年,她主动联系了景星烟站,通过对比本地市场环境和各类作物在冬闲时的生长情况、管理难度、市场价格,深思熟虑后决定种植价格高,同时还能吸收土壤中烟后肥量的滇红花。

“我在了解墨江秋后作物都集中于种植水晶豌豆、玉米等作物后,便想在烟后作物的种植上寻找新的突破点,滇红花在墨江县种植面积很少,且平均下来亩产值能到4500元,同时已避免了同其他小春作物的恶性竞争。”李夏曦说道。

基于此,在2023年烤烟交售一结束,李夏曦便请工人马不停蹄清除了烟株残体,将土地翻整好,种下了10多亩滇红花。有付出就有收获。在李夏曦的努力下,从9月份种植,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迎来了滇红花的收获季。

李夏曦介绍到,在烟站的帮助下,她的滇红花大部分以订单的形式销售给采购商,开花后收购商直接在地头收购。她说,2023年种下的滇红花带来了近6万余元的收入。

“第一次种,经验不足,有一些滇红花长势不好,不然收入会更高。今年我吸取了经验,想办法提高产量,还在2023年的基础上扩种了5亩,今年收入肯定能增加。”这一季的滇红花没采收,李夏曦就已开始盘算起了“经济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