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走进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先景星镇路思村村民吕琼的滇红花地,一朵朵饱满的滇红花争相现蕾,一些长得稍“急”的滇红花已经盛开,田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大早,吕琼便带领着家人穿梭于花海中采摘滇红花,一簇簇小小的花在手中一捏一提之间,被迅速丢进背篓中。
“由于我们是在烤烟采收后在烟田里种植的滇红花,土壤中还含有尚未被吸收完的肥料,造成了一部分滇红花出现了生长过快、早花的现象。对于这些少量的红花,我们及时采收烘干,在3月份滇红花大量采收后一同出售。”吕琼介绍道。
吕琼所在的景星镇,海拔最高2111.5米、最低747米,森林覆盖率56.2%,有耕地面积5万多亩。而路思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植物的黄金生长栖息地,为种植中药材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但在路思村村委的眼里,如何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是村子发展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在近年来,路思村村两委和景星烟站瞄准当地海拔较高、气候垂直效应显著、无霜期长和广袤的耕地资源等优势条件,多方考察后,引进种植技术要求低、劳动力成本不高、经济价值好的滇红花,由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示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景星烟站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通过“烤烟+滇红花”轮作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走出一条别样路。
“以前地里只种一季烤烟,虽说收入还不错,但烤烟结束后,土地一般就闲置了,现在,在烤烟采收后种上滇红花,实现土地轮作,每亩地能额外增收四五千元。”吕琼对种植滇红花获得的收益赞不绝口。
几年试种后,滇红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农户从最初的15户增加至120多户,种植规模从40亩扩大至500多亩。
事实上,路思村的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不止是种植户数的增加和不断扩大的种植规模,更多的是那些摇摆不定村民的心定了下来。
“近几年市场行情好,农户种植滇红花的积极性逐年高涨,很多烟农来到烟站表达了明年要种植滇红花的想法,如今,路思村已成为墨江县滇红花种植聚集区,预计今年能为群众增收230余万元。”景星烟叶工作站站长林华介绍。
目前,景星政府正在大力推广以路思村为主要产区,向其他村沿伸的发展模式,利用7000多亩的烟地积极发展以滇红花为主的秋冬经济作物,联合景星烟站引导烟农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变,实现滇红花在景星规模化种植,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路思村党总支书记则告诉记者:“滇红花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宝,它的嫩苗可以做菜食用,采摘后它的枝条、枝叶可用于牲畜饲料。村民在采收结束后,将滇红花的茎叶集中起来卖给村里的养殖场,又多了一笔收入。滇红花就是我们路思村农民致富的‘火红花’。”
离别之际,路思村书记向我们描绘了在三四月份滇红花盛开的时候,迎风盛放的滇红花红彤彤地铺展在田野里,将映衬出村民们的“红火”日子,托起村民增收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