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绵阳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涪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涪城区美术馆非遗艺术分馆承办的“庆祝绵阳建市40周年暨科技城建设25周年”绵阳市第六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在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绵州汇馆开展,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0日。
当天上午,在简短的开展仪式后,到场观众有序进入展厅,一组以李白为主题的作品就吸引了大家的关注。石艺画《剑行天涯》、砚雕《邀月饮》、笔艺《太白诗韵》等,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对李白仗剑走天涯、望月思乡等进行呈现。在临近的展台,拼布《欧阳修-远山》、面塑《醉翁雅兴》、根雕《欧公醉酒》、粮艺画《秋声赋》《欧母画荻》等,对欧阳修的人生故事进行诗意呈现。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80件,分历史记忆、科技创新、美丽城乡、自然人文等几大部分,通过多样的民间传统技艺,对绵阳建市40周年、科技城建设25年来绵阳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就进行展示。在展览作品中,有的以绵阳科技元素为灵感,将芯片纹理融入剪纸,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城市特质碰撞出奇妙火花;有的以李白、欧阳修等文化名人为主题,用民间雕塑、传统刺绣等技艺展现绵阳厚重历史文化底蕴;有的则记录下老绵阳的城市风貌,用扎染、拼布等还原出记忆里的市井生活……驻足于这些作品之前,观众看见的不只是指尖流转的精湛技艺,更是绵阳人对这片土地深沉而炽热的眷恋,是“硬核科技”与“柔软民艺”在这座城市中的相映成辉、共生共荣。
“民间文艺门类丰富,底蕴深厚。这次展览充分体现了绵阳民间文艺的多样性、传承性等特点,通过剪纸、刺绣、雕刻、雕塑、染织、绘画等传统技艺,艺术家们不仅再现了绵阳建市4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也生动刻画了科技城建设25年来的创新成就和时代气象。”当天展览上,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明致辞说,他们以匠心铸魂、技艺叙事,以手作的温度、艺术的语言,深情讲述绵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传递时代之音。
“从一件件作品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四十年来城乡发展的铿锵步伐,二十五载科技创新的蓬勃气象,以及无数温暖而动人的生活细节。激励着我们,坚守初心,奋勇向前,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贡献文艺力量。”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登军介绍,本次展览的作品题材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共同串联起了绵阳的时光脉络,希望观众通过参观展览,在触摸艺术温度的同时,读懂城市的发展记忆。
(赵兴明 李嫣 文/图 绵阳民间文艺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