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态势,发挥广东深圳产业链完备、机电一体化、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坚持场景牵引、创新驱动、软硬协同、生态赋能的原则,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速形成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深圳样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硬件产品集群,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地。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独角兽企业超1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推出10个以上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形成“场景应用最开放、算力供给最普惠、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产业发展环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行动计划》从加速推进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不断强化产业要素供给、持续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4个方面,提出18条创新举措。
深化AI赋能千行百业。聚焦“AI+先进制造”“AI+科学研究”“AI+金融服务”“AI+商贸流通”“AI+创意设计”五大产业领域,以垂类行业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驱动力,推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示范应用。
大力培育智能产品矩阵。抢抓端侧智能爆发机遇,聚焦五大智能产品矩阵,推出100款以上热销智能产品,抢占“万物智联”新赛道。丰富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研发推出AI手机、AI平板电脑、AI电脑、AI眼镜、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爆款智能硬件产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支持企业开展整机研发,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应急作业、交通巡检、医疗康养、安保巡逻、文旅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不断强化产业要素供给。大幅提升智能算力规模。聚焦企业智能算力需求,建设一批智能算力项目,打造超智协同、异构融合、训推一体、普惠泛在的可持续训力供给体系。加快建成国家级重大战略项目,打造国家智能算力的核心关键节点。推动智能算力服务普惠泛在,通过发放算力补贴、加大优惠算力供给,持续降低算力成本。
此外,支持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重大专项,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