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安科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尝试通过数字仿真技术模拟复杂的空中交通环境,不同的飞行路径和交通流量,而在蒙蒙细雨中,记者看到,一架载有25kg医用物品的无人机通过指令完成了精准运送。
据了解,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沣西新城正加快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去年8月,陕西省科技厅批复同意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秦创原无人机产业创新聚集区,提出通过三年建设,打造集研发试验制造、应用服务测试于一体的,形成覆盖全产业链条的无人机产业创新集群,低空经济蓄势腾飞。
“今年对低空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部署,我理解两个关键词,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健康。”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让我们十分振奋。”
不久前,周曙光提出了《关于将智能低空天网天路作为国家重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议》。他建议,应在国家层面依托高速路网加快建设“智能低空天网”,将其作为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和国家重大新型基础设施。
周曙光表示,低空经济是重要的新兴产业,过去一年来,中国在低空经济探索中持续取得新进展,相关产业社会关注度日益提升。在他看来,发展低空经济,要统筹解决好安全、效率、成本三方面问题,将空域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可通达、可监管、可运营。
具体来看,就是要统筹建设好低空经济“四张网”,包括配套物理设施的“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数字空域及操作系统的“航路网”、数字化管服系统的“服务网”。通过打造“全空域、全开放、全流程、全因素、全数字、全兼容”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统,实现“四张网”、飞行器、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支撑多航线多场景、高频次高密度低空飞行。
建设好低空经济“四张网”,有望在低空物流、巡检、文旅、应急救援等方面,催生标准化、规模化的“高速+低空”新业态和新场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方面产生极大价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和西京医院,这种空中的医疗资源生命线已经开始试运行,效果非常好,我们可以相信,陆空协同、空地一体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周曙光说。
“安全是制约低空经济的主要瓶颈。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才能飞得起来,才能有规模化的空运和商业化航线,才能有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才能推动地方经济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健康发展是加强规范引导,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低效投资、无序发展。”周曙光表示,总体来看,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全面提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