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正是处于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好奇多问,模仿性强。无疑,这一阶段正是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欲望最强的时候,同时也是塑造自身性格,开发幼儿智力重要时期,那么在此阶段对幼儿影响最大的除了父母之外,就是幼儿园的老师了。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学生,那么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园老师,必然会影响幼儿的心灵成长。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健康,以免误导幼儿的心灵发展。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方法/步骤

  1. 1

    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体弱多病的幼儿园老师会给孩子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锻炼身体,保有一个精力旺盛的健康身体,从而有精力放在教育孩子上。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2. 2

    自我情绪控制的训练。一个幼儿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就会把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等)带入教学当中去,进而会影响的孩子们。作为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用合理的方式和渠道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把这些情绪流落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中不断的自我暗示,“我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不能把我的不好情绪传染给他们,我要保持一个始终快乐的心情和孩子们在一起”,那么你就会慢慢发现,当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就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3. 3

    在面临新情况下的合理认知的训练。教师应该注重不要让自己思维的思维绝对化,要有意识的训练滋滋在遇到问题是进行思考,用辩证的观点的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想到有利的一面,又要考虑到不利的一面,认识到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4. 4

    在遇到来自工作中的压力时,要积极去面对。在面对上面突然安排的工作,或者工作中突然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抱怨和逃避,在你抱怨和逃避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幼儿们的正确认知,使孩子们遇到问题也会产生抱怨和逃避的思想。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5. 5

    要勇于改善同事之间,以及和家长之间,儿童之间的关系,不断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一些教师很容易和同事、家长、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赢得他们的支持,他们的成功是因为掌握了有效的社交技能。要注意倾听家长和儿童们的诉求,那么自然能够调节自己的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6. 6

    在遇到工作以及工作外的压力时,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当工作或者工作外的压力让自己情绪波动,有负面的情绪产生时,应及时寻求家庭和朋友们的帮助,倾诉自己的问题,让自己遇到的压力得到宣泄。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7. 7

    养成一些良好的业余习惯。比如,读书,听音乐,旅游,散步,运动等等。在这些良好的业余习惯中,我们的身心都得到净化,使我们浮躁的内心再度归于平静,意志更加坚强,精神上的恢复使我们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幼儿园教师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huyis.com/experience/healthy/psychology/2602.html

上一篇 2025-08-01
single-end

热门经验

single-end

相关经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ikejingyan@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