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推世家小儿推拿教你小儿积食的推拿手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现代人来说,营养丰富,而以往营养不良的情形已不复多见,消化不良的症状确是屡见于现代人。这些都是由于现代人的忙碌,西方快餐饮食在某方面符合了现代生活型态的方便,但是其中所含的高热量、高脂肪不仅造成了营养的偏失,更造成了消化不良。而此种情形在孩子身上发生积滞的情形又较大人偏高,因为孩子爱吃零食、偏食。

 

 

积滞又称为食滞或食积,是由于饮食不节,造成小儿肠胃停聚不行,气滞不化,症状多伴有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腹胀满,便秘,有时会有恶心欲吐的情形,甚至会有易怒、烦躁不安、夜间睡眠不佳等症状出现。

 

 

 

 

中医于本症在内科论治方面,一般大人肠胃用药多遵「辛开苦降」,但由于小儿发育未完全阳气未健,故在用药方面除考虑辛多耗散与苦寒易伤阳气外,多使用甘味用药来治疗,如麦芽、甘草、神曲、茯苓、薏苡仁等。

 

 

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为:

一、食伤型 

证见腹胀且易有腹痛,口易有臭味,大便秘结。

治疗方剂:保和丸加减。

 

二、湿热型 

证见腹胀,易流汗,手心脚心易有热感(即所谓的五心烦热),心烦易怒,好动,易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治疗方剂:调胃承气汤加减。

 

三、寒湿型 

证见大便稀软,不思饮食,喜饮热水,神态疲倦。

治疗方剂:理中汤加减。

 

 

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中脘、合谷、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位,每周两次,六次为一疗程。或用熏脐疗法,也有不错的疗效。

 

临床上小儿多见不愿服药或恐惧针灸,而使上述方法无用武之地!此时小儿推拿是不错的一个选择。一方面可避免小儿的抵抗或恐惧,若配合服药治疗更能提高药物之疗效。

 

小儿推拿多使用单指、双指或掌腹,其手法有推法、捏法、掐法、揉法、拿法、按法、摩法、搓法、刮法、摇法等。其中捏法、掐法、搓法、刮法,较易引起疼痛不适,故须视情况使用。

 

小儿积滞推拿,为选取中脘、天枢、神阙、合谷、拇指等穴。

 

 

揉中脘:两乳联机中点,与肚脐联机之中点用中指揉穴,五分钟。

 

 

揉天枢:脐旁旁开二寸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时分揉二穴,五分钟。

摩神阙:即肚脐用手掌以顺时钟方向,摩脐50下。

 

按合谷: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处以单指按压穴位100下。

 

      推拇指:施行者以拇指指腹,推小儿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上述方法可酌用婴儿油,预防皮肤损伤。同时亦要注意力道,才可兼顾疗效与避免小儿不适或受伤。

      妈妈们平日须要注意饮食的习惯及饮食的内容。孩子积食的话,不妨试试以上的小儿推拿方法,会有不错的疗效。

温馨提示: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来之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果你觉得好欢迎分享此网址给你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huyis.com/experience/healthy/employment/2733.html

上一篇 2025-08-01
single-end

热门经验

single-end

相关经验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baikejingyan@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