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是怎么发生车祸的在F1比赛中吗

我在帖吧 看过他死去的照片好恐怖啊 好可怜

4个回答

花落花 2025-07-25 15:02:09
一级方程式以及整个赛车界甚至全世界都要记住的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参加了161场大奖赛、41次冠军、65次排头位、三次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年度总冠军......不幸的是, 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的伊莫拉赛道上撞车身亡,年仅34岁。一级方程式车手埃尔顿赛纳(Aryton Senna)以其勇敢、智慧,奔驰在赛场上10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赛车手,被誉为“赛车王子”。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他在作文中写道:“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2000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三级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熟炼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诘诙�?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博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 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
凉遇初安 2025-07-13 23:35:13
是的,在意大利的蒙扎死去
海是蓝 2025-06-18 00:56:17
是的。比赛中出的车祸。
烟雨醉巷独清欢 2025-05-20 06:52:34
提要:如果说F-1是疯狂的,那么塞纳比它更疯狂。塞纳为F-1而生,也为F-1而死
塞纳死了,巴西以民族英雄般的礼遇为之举行国葬。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塞纳是自杀的!他是在一种失去控制的速度竞争中,由于几乎丧失了思考能力而走向自毁之路的。
鹬蚌相争
1992年9月,刚刚于一个月前获得当年F-1汽车大赛总冠军的新“车王”奈杰尔·曼赛尔愤然宣布退出F-1汽车大赛。曼塞尔的愤怒言辞,使人们得以窥见国际赛车界的黑暗一幕。
曼塞尔这位英国车坛老将获得总冠军后,与威廉姆斯车队老板弗兰克·威廉姆斯进行续聘的谈判,并提出加薪要求。但曼塞尔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板威廉姆斯非但不答应加薪,反而准备杀驴换马了。
原来,早在1991年2月,一位更有名、更有实力的车手向这老板表示过愿意效力,此人就是三届世界冠军得主阿兰·普罗斯特。普罗斯特素有“车坛博士”之称,他和曼塞尔曾在另一个车队——法拉里车队同时效力,但俩人的关系非常紧张,谁也不把谁放在眼里。后来曼塞尔转会威廉姆斯车队,现在普罗斯特又要插进来,并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一是年薪750万英镑;二是要当首席车手;三是享有否决其他车手加盟威队申请的特权。
威队老板对普氏开出的条件满口答应。这对曼塞尔开价自然不利。更糟的是,在本田麦拿伦队的塞纳这时也向威廉姆斯车队暗送秋波,表示本赛季结束后,可以不要分文投身到威队(事实上塞纳靠万宝路集团和巴西国民银行对他的赞助,一年仍可拿几百万英镑)。塞纳想跳槽,是因为他觉得在麦克拿伦队卫冕没有希望,而他知道威廉姆斯车队现在是世界上所有参赛队中实力最雄厚,赛车性能最优越的车队,这对比赛成绩和世界排名十分有利。
老板威廉姆斯大喜过望,于是对曼赛尔说,如果你还想留在威廉姆斯,我只肯出原来附鸬模罚埃ィ��庠蛄⒓辞┰迹�裨蚯肽�呷恕?/p>
威队如此绝情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两大合伙人:雷诺汽车公司和埃勒夫石油公司都是法国公司,两家老板对用英国赛车手不感兴趣,他们希望由法国车手代表自己。
自尊心大受伤害的曼塞尔为此愤然宣布退出F-1汽车大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普罗斯特于紧接着在意大利《共和报》发表谈话说:“目前威廉姆斯车队是最好的,所以我选择了它……塞纳是当前最好的选手,他比曼塞尔强一千倍。不过,他的人际关系糟透了,我想平静地进入最好的车队并夺取冠军,可是如果同塞纳搭档,那就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雷诺公司也表示,宁愿与曼塞尔合作,也不与塞纳共事。
塞纳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不但大失颜面,还得罪了麦克拉伦车队,所以他说:“现在不知道如何才能在威队与麦克拉伦队之间挣扎生存。”
曼塞尔退出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还使许多无名车手深感到寒心,名将之间的倾轧是如此残酷,连曼塞尔都落得如此下场,何况他们这些小卒。
水火难容
塞纳在车坛素有“拼命三郎”之称,他极富冒险精神,只要有一丝可能他都会尝试超越对手,许多车手不满他的比赛风格,认为他是在玩命。
赛车评论家圣·摩西说:“塞纳在赛道上是个自私鬼,他觉得其它车手在比赛中应该给他让路。他觉得那些车手应无时不感到他的存在,尽管这种逻辑是自私的,却是他赛车经验的关键所在。”
1988年,塞纳的竞技状态达到巅峰,英国著名的万宝路麦克拉伦车队经理丹尼斯把他拉进车队,当时著名车手普罗斯特也在该队。在当年的16站比赛中,塞纳和普罗斯特分别夺得夺得8站冠军和7站冠军。塞纳还成为当年的世界总冠军。
塞纳的成功使普罗斯特受到了严重危胁,结果他向塞纳提出一个建议,在新赛季中双方在进入第一个弯道前不相互发动攻击。
F-1汽车大赛是在不规则跑道上进行的,由于道路狭窄,弯路多,通常车手只能在转弯处超车,谁先进入弯角,谁将比较容易控制比赛节奏。普罗斯特的提议的真正目的是想利用自己无与伦比的起跑技术抢在塞纳之前进入第一弯道。
塞纳对这提议不置可否,在1989年5月摩纳哥大奖赛上,他率先冲入第一个弯道并夺得这一站的冠军。俩人关系由此日益紧张。
接着在进入同年10月日本铃鹿站的比赛,由于此站的胜负关系到两人谁能夺得总冠军,争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比赛一开始,普罗斯特赛车领先进入弯道,而塞纳的赛车径直冲上普罗斯特的赛车,两辆顿时赛车瘫痪在赛道旁。这次撞车,使塞纳失去了夺得本赛季总冠军称号的可能。
塞纳的行动激怒了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他当即被终止比赛,并被处以罚款。这场内部的自相残杀也最终于导致普罗斯特转会到意大利的法拉里车队。
1990年,这两个已经分属不同车队的“车王”终于以明确的敌对关系展开了正面进攻。无巧不成书,还是在日本铃鹿赛车场――当年第15站比赛,又戏剧性地成了两人谁能夺得总冠军的决定性一战,比赛重演了上届的一幕,排在首位的塞纳起步时落后于普罗斯特,普罗斯特的赛车封住了塞纳的线路,塞纳再次以撞车结束竞争。然而这次组织比赛者却说:“我们找不到任何塞纳犯规的证据。”结果塞纳成为总冠军。
万宝路麦克拉伦车队经理丹尼斯认为塞纳车迷心窍,他说:“我还从未见过像塞纳一样的车手。”
狂中之狂
看过F-1汽车大赛的无不有种强烈的感觉——疯狂。这是高度商业竞争的最典型产物。
F-1汽车大赛的基础是:高科技+电视广告+以亿计的狂热观众。而把所有这些联系在一起的纽结则是超级赛车手。事实上,要想成为一名F-1汽车大赛的车手非常困难。根据国际赛车联合会的有关规定,每年有资格驾驶F-1汽车的车手不超过一百名,而1988年公布的只有57名车手。
如果从技术和成绩乃至对这项极富剌激性和冒险性运动的适应性方面说,塞纳在当代车手中无疑是最杰出的。更甚的是,塞纳在比赛中的求胜意志之强烈和赌徒般的冒险精神,甚至使赛车界都有受到他危胁的感觉。所以在1989年他与普罗斯特撞车事件发生后,国际赛车联合会甚至声称要成立专门的“明星议院”对赛车中的“恶棍”进行“审判”。
很明显,对塞纳抱有敌意的还包括一些汽车制造商。比如在与普罗斯特、曼塞尔相互倾轧的那一幕中,法国汽车制造商对塞纳的拒绝表态度就是一例。当时塞纳想从麦克拉伦车队跳槽到威廉姆斯车队,正是因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肯向麦克拉伦车队提供最好的发动机,虽然麦队老板丹尼斯非常器重塞纳,但因为发动机问题使塞纳参加比赛并获得胜利的前景不佳,所以恃才傲物的塞纳才表示宁可不要一分钱,也愿意为威廉姆斯车队效力。
麦克拉伦车队老板丹尼斯曾说:“福特公司只有和我们合作才有希望赢得F-1汽车大赛的胜利。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为它们赢得了唯一的两届大赛的冠军。”
显然,福特公司绝不至于蠢到不知给它拿过两个冠军的塞纳是最好的赛车手,也不会不清楚塞纳的胜利带来潜在巨大商业利益。它所以还是如此决策,外界的普遍猜测认为,这是觉得塞纳是个无法驾驭和控制的人,从而也可能给它们带来风险的人物。
普罗斯特攻击塞纳说他的人缘糟“糕透了”是有根据的。事实上,塞纳在家庭生活乃至与新闻界的关系都非常紧张,他的妻子因其痴迷于赛车运动,长年抛家不顾而与其分道扬镖;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向那些对他缺少友善意味的记者破口詈骂。
塞纳就是为了赛车运动而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他的才华和冒险的胆量甚至使赛车运动本身都为之颤抖。如果说F-1汽车大赛是疯狂的,那么塞纳比它更疯狂,他像是为F-1而生,结果也为F-1而死。在塞纳的辞典里,只有“争取成功,夺取冠军”,连金钱也在其次。它无疑是热爱这项运动的,然而这种成功的意义于他究竟是什么,从性格孤僻的塞纳那里,从来没有过明确的答案。
不过,对塞纳而言,最可欣慰的也正在于他是为其所热爱运动本身而死,而不是为了钱,对塞纳本人,钱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在这场悲剧发生前,还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插曲。意大利车手拉岑贝格因赛车撞上水泥护墙身亡。塞纳在比赛开始前专门跑到出事地点默默地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而在这头一天晚上,他还给一位女友打电话说,他不想再参加比赛了。
第二天的5月1日、星期天,他还是投入了比赛,并从此永远结束了生命。不知塞纳在出事前的一瞬间在想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没有想。据最新的消息说,塞纳的赛车在撞上水泥护墙时的车速为每小时288公里,也就是每秒80米。
常言道:说时迟,那时快。以这种速度驾车,也许已经不容塞纳再想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