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跌碎容颜
2025-07-24 12:29:15
洪水主要是由于极端天气叠加地理环境脆弱性和人为活动影响共同引发的。
1. 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
当持续性强降雨超过河流承载能力,水位会迅速上涨漫过堤坝。山区地形坡度大,雨水来不及渗透直接形成地表径流,容易引发山洪。例如2020年长江流域洪灾,多地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2. 人类活动加剧风险
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失去植被覆盖的山体就像失去海绵的硬板,使地表径流量增加35%以上。城市建设中地面过度硬化,北京城区在暴雨时超80%的雨水无法下渗,积水倒灌形成内涝。河床非法采砂则会降低河道行洪能力,2021年郑州地铁水淹事故就是典型案例。
3. 气候变化正在放大灾害强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含水量每升高1℃增加约7%,这使得特大暴雨发生频率提高。厄尔尼诺现象还会造成区域性降雨分布严重失衡,2023年秘鲁洪灾就与此密切相关。
河道附近居民要注意观察水位标尺,当水流出现漩涡或浑浊度突变时,往往是上游形成洪峰的预警信号。灾后防疫需要特别注意饮用水煮沸消毒,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即使外包装完好也不宜食用,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活时间可能超过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