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于麋鹿林
2025-07-17 07:45:03
在1981年的7月9日至14日,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经历了罕见的持续暴雨,这个时期降雨主要集中在嘉陵江中游、涪江中下游、沱江上中游以及岷江和渠江中游的部分地区。这场暴雨导致长江上游重庆至宜昌的河段出现了建国以来少见的洪水,重庆寸滩站的洪峰流量达到了惊人的85700立方米每秒,创下了20世纪以来的峰值记录。
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洪水泛滥对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受灾人口达到1500多万人,其中150万人无家可归。洪水淹没的耕地面积达到了1300多万亩,经济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估计约为20亿元人民币。四川盆地作为亚热带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且暴雨主要发生在7、8月,如峨嵋山和大巴山南麓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暴雨区。
四川盆地历史上一直饱受洪水之苦,如嘉陵江合川县近200年来就有13次大洪水淹城的记录,而涪江下游隧宁县也有过8次被淹的经历。由于地形复杂,局部地区洪水风险较高,如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水系同时发生大洪水的情况相对较少。1981年的这场洪水与1840年和1870年的洪水事件相似,都是罕见的灾害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