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日,我国陆海空三军在天安门前进行了庄严的阅兵仪式。那一天,中国的阅兵可以说是万众瞩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可以检阅一国的武装力量。古代的阅兵史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事。比如最早的阅兵式“涂山会盟”、清朝三年一次的“大阅”兵等。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阅兵,相传是在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原始社会时期,夏部落首领禹继位,他推倒了前任首领鲧建的高墙,毁了武器。以道义教化民众。得到其他部落的追捧。他们纷纷前来归顺禹的部落。这些部落的人为了表示诚意,身边都带着丝绸、玉器等珍贵的礼物。禹命令自己部落的人在乐器声中,拿着用羽毛等装饰的兵器,边唱边舞,声势壮观。既表达了欢迎的礼仪,又彰显了部落的声威。禹未发一枪一弹,令各部落臣服,这正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来历。此后,又有周武王的孟津“观兵”,《左传》记载的鲁桓公阅兵等。阅兵逐渐成为有计划地震慑敌军的手段。
清朝时期,阅兵更加正规化。朝廷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阅兵,称之为“大阅”。实际操作时,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军事演习。最为壮观的是乾隆帝继位后第一次大阅兵。从流传至今的郎世宁、金昆等画的《大阅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阅兵的空前盛况。图中画了一万六千人,从服饰车马到箭囊兵器,都个性分明,军队阵容整齐,气势恢宏,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阅兵作为军事战略上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从古代流传至今。他弘扬了国家的军威,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