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中国选择九三阅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法理依据:9月3日是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选择这一时间阅兵,是对国家意志的庄严宣示,强化抗战胜利作为民族复兴起点的历史定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次日(9月3日)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因此80周年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现实战略考量:阅兵通过展示抗战部队老番号、功勋荣誉及英模方队,并邀请抗战老战士、烈士遗属代表观礼,旨在唤起民族集体记忆,回应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同时,阅兵也强化了两岸共同历史记忆,震慑“台独”分裂势力,并宣示了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和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立场。
军事现代化成果的集中呈现:九三阅兵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新质战斗力体系,包括无人智能作战、战略威慑体系等,反映了中国军队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科技跨越。阅兵还凸显了军队从“大陆军”向全域作战转型的成果。
国内国际双重叙事构建:在国内,阅兵强调了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全民抗战的史诗,凝聚了“强国复兴”共识。在国际上,阅兵抵制了单极霸权,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时,阅兵也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精准狙杀,宣告了历史定论不容篡改,军国主义亡灵休想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