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筚路蓝缕——中国常规潜艇发展史
中国常规潜艇的发展史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的奋斗史。从最初的前苏联技术援助,到如今的全国产化时代,中国潜艇部队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历程。
一、初尝潜艇技术——03型潜艇
二战时期,当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实施狼群战术时,中国连潜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中国人勤奋好学,决定向前苏联学习潜艇技术。1953年,中国与苏联签署海军订货协议,有偿购买苏联613型潜艇的技术授权,并由苏联提供全部的散件、器材以及技术图纸。中国的第一艘潜艇——03型潜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03型潜艇的排水量只有1342吨,航速13节,最大潜深200米,虽然技术不算先进,但它填补了中国潜艇技术的空白,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潜艇专家。
二、仿制之路——031型潜艇
有了03型的积累,中国开始考虑仿制一款苏联潜艇,即031型潜艇。然而,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中途撤出,给031型的研制带来了巨大困难。但中国专家没有放弃,结合苏联留下的技术图纸以及国产设备,硬是折腾出了一艘031型潜艇。这是中国第一艘可以潜射弹道导弹的潜艇,标志着中国潜艇从组装走向了仿制国产。
三、国产化突破——033型潜艇
与031型潜艇同步建造的还有033型潜艇。同样受到苏联专家撤走、核心设备断供的影响,033型潜艇的研制也一度陷入难产。但中国的潜艇专家还是克服困难,利用落后的国产设备,确保各项零部件符合技术规格。033型潜艇是中国第一款自行制造、第二款量产型潜艇,在21年间累计生产了106艘,还出口了16艘,其中7艘卖给了朝鲜,并转让了全套技术。
四、自主研发尝试——035型潜艇
033型仿制成功以后,中国决心摆脱苏联技术,走向自主研发之路。035型潜艇就这样诞生了,它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常规潜艇,排水量2113吨,最大潜深300米,航速提升到了18节。然而,035型潜艇曾发生过一起特别悲惨的事故,导致70名官兵全部遇难。此外,035型潜艇还存在噪音太大的问题,被美国海军嘲讽为“水下拖拉机”。
五、雪中送炭——引进基洛级潜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潜艇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特殊阶段,老旧的035型不堪大用,而新型的039型还没有服役。在这个关键档口,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崩溃,到处甩卖先进武器装备。中国以10亿美元买下了四艘基洛级潜艇,单艘只要2.5亿美元,这算是捡了一大漏。基洛级潜艇以其噪音小、隐蔽性强的特点,被誉为“大洋黑洞”,成为中国当时最先进的常规潜艇。
六、自主研发新突破——039型潜艇
进入21世纪,世界潜艇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获得AIP技术,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研发人员。终于在2006年,中国第一艘039A型AIP潜艇服役。而俄罗斯搞定AIP技术比中国整整晚了12年。2011年,中国第一艘039B型潜艇服役,它结合了基洛级良好的静音性,并搭载了AIP系统,综合性能全面超越基洛级。
七、展望未来
如今,中国已经研制出了更先进的039C型常规潜艇,终于有了国产版的“大洋黑洞”。到2030年左右,第二批8艘基洛级潜艇也将到达服役年限,中国潜艇部队将在那一刻迎来全国产化的时代。这意味着中国潜艇技术已经反超基洛级,不再依赖于俄罗斯技术,中国的潜艇部队也将迅速地走向新的辉煌。
中国常规潜艇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历程。从最初的依赖进口,到如今的自主研发、全国产化,中国潜艇部队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未来,中国潜艇部队将继续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