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3个回答

反正无谓 2025-07-18 04:06:25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心理健康如下: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乐此不疲 2025-06-28 10:48:08
1、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方面的活动过程均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包括合理的认知活动、适度的情感反应、恰当的意志行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状态等。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重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遥远了清晰的爱 2025-05-31 10:54:44
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