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1个回答

随梦而飞 2025-07-07 21:54:54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常与多种非结核性肺病相似,易导致误诊。因此,需要认真根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X线片等综合分析。必要时还需进行动态观察,审慎鉴别。
一、肺癌。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可呈球状、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示结核球周围可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胸部CT扫描对鉴别两者常有帮助。中央型肺癌的CT所见有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块影附着在一侧增厚支气管壁上,肿块轮廓不规整,肺段及肺叶支气管不规则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肺癌与肺结核的并存。
二、肺炎。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区别不难,但病情进展较快的浸润型肺结核扩大到整个肺叶形成干酪样肺炎,易被误诊为肺炎球菌肺炎。前者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线征象病变常局限于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则多有结核中毒症状,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波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三、肺脓肿。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则多发生在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有很少有液平面。此外,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感染时易与慢性肺脓肿混淆,后者痰结核菌阴性。
四、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咯痰及反复咯血史,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但支气管扩张的痰结核菌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五、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支症状酷似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且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需认真鉴别两者。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
六、其他发热性疾病。各型肺结核常有不同类型的发热,因此肺结核常是临床上发热原因不明的主要鉴别之一。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与结核病有诸多相似之处。伤寒有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易与急性粟粒型结核混淆。但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败血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皮肤感染、疮疖挤压史或尿路、胆道等感染史。皮肤常见瘀点,病程中出现近徙病灶或感染性休克,血或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有发热、肝脾大,起病数周后出现特异性X线表现,偶尔血象呈类白血病反应或单核细胞异常增多,需与白血病鉴别。后者多有明显出血倾向,骨髓涂片及动态X线胸片随访有助确立诊断。
成人支气管淋巴结核常表现为发热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应与结节病、纵隔淋巴瘤等鉴别。结核病患者结素试验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淋巴瘤发展迅速,常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依赖活检。结节病通常不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多为双侧性,结素试验阴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必要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
以上所举仅是少数主要的常见疾病,在具体鉴别时既需要全面掌握与分析患者具备的肺结核的诊断依据,又应熟悉此类易被混淆疾病的特点,尽量做到检查既要有针对性,又要认真动态观察与严格对比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