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11种常见眼底病一次搞清楚
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眼底疾病种类繁多,且大多对视功能损伤严重。通过眼底检查,如眼底彩照、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科B超等手段,可以及早发现并诊断眼底病。以下是11种常见眼底病的介绍及对应的眼底照片和OCT图像。
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
- 症状:视力下降、视物变暗。
- 特点:自限性疾病,易复发,预后良好。
- 眼底彩照:黄斑区颜色变暗,中心凹色红周边有光晕。
- OCT:黄斑水肿区呈色三角型。
2. 黄斑裂孔(全层)
- 症状:严重损害中心视力。
- 特点: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组织缺损。
- 眼底彩照:黄斑区裂孔,呈红色圆形。
- OCT:裂孔处无组织无光反射,呈黑色。
3.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病因: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导致血管内壁增厚、粗糙,血流减缓或瘀滞形成血栓。
- 症状:视力突然减退。
- 眼底彩照:视网膜火焰状出血。
- OCT:黄斑区囊样水肿,水肿区呈黑色三角型。
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中风)
- 病因:血管栓子栓塞、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等。
- 症状:单侧眼睛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无光感。
- 眼底彩照:眼底色呈灰黄,黄斑区呈樱桃红色。
- OC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呈红色、黄色高反射,其下方水肿,呈遮蔽暗区。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
- 症状:出血、渗出、缺血、水肿。
- 特点:未出现新生血管和增殖膜。
- 眼底彩照:眼底黄斑区黄白色渗出,视网膜诸多出血。
- OCT:黄斑区囊样水肿,水肿区呈黑色椭圆形。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
- 症状:视网膜病变严重,可能出现纤维增殖膜。
- 特点:血糖长期失控导致眼部缺氧缺血。
- 眼底彩照:玻璃体内可见出血及白色半透明纤维增殖膜。
- B超:玻璃体内积血,伴局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呈“梯形板凳状”。
7. 玻璃体内积血
- 病因:眼外伤、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
- 症状:飞蚊症、红色絮状漂浮物或大量红细胞、凝血块。
- 眼底彩照:混浊不清。
- B超:玻璃体内的积血呈弥漫浓密中等回声点。
8.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性)
- 症状:视力减退、视物变形。
- 特点: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起病缓慢。
- 眼底彩照:眼底大量玻璃疣,呈金黄色小点。
- OCT:玻璃疣呈一个一个小的拱形隆起,红色小拱形。
9.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
- 症状:突然单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出现中央暗点。
- 特点:眼底后极部视网膜下出血、渗出。
- 眼底彩照:黄斑区出血,出血周边呈黄白色。
- OCT: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轻度隆起,下方有黄色高反射的出血及新生血管,呈纺锤状。
10. 视网膜脱离
- 症状:视力严重受损。
- 特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
- 眼底彩照:上方网脱,眼底颜色较下方变浅,存在褶皱。
- B超:脱离的视网膜与视神经相连,呈“漏斗状V字形”。
11.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
- 症状:损害中心视力。
- 特点:脉络膜毛细血管增殖血管通过Bruch膜裂口扩展。
- 眼底彩照:豹纹状眼底,黄斑区出血,出血周边呈黄白色。
- OCT: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表现为一个隆起的小鼓包。
以下是部分眼底病的图片展示: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这些眼底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患者的视力健康。因此,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是对于有眼底病家族史或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