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很快乐
2025-06-25 15:24:20
点电荷在平板上产生的感应电荷相当于自己的异号镜像,称为像电荷。
同理,平板A在平板B上产生的感应电荷是异号的-Q,均匀分布,相当于另一侧对称地距B板d处平板带电-Q。
(1)不接地时,为了保持电量不变,在B板上叠加+Q以保持B不带电(见下图)。此时在AB间的总电场为E=p/2e0=Q/2Se0(电荷密度为p的平板,周围匀强电场为E=p/2e0,e0为真空介电常数)
则电势差为Ed=Qd/2Se0
-A B A
| | |
-Q +Q +Q
(2)接地时,感应电荷同上为-Q,B板恰有U=0,因此不需要再叠加电荷。
AB间的场强为2E(A和-A的共同作用),即Q/Se0,U=Ed=Qd/Se0
顺便再解释一下,像电荷的目的,是构建出一个场,使得导体表面总是等势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再叠加电荷保持约束条件(比如不接地就是电荷为零、接地就是电势为零)
最后关于导体附近场强,无限大面积旁边,像之前所说,是E1=p/2e0,p是电荷面密度
靠近导体附近时,附近的小片导体可以视作无限大平面,产生场强E1。但是导体其它部分对场强也有贡献,记作E2。在导体内表面附近,场强是零,说明E1=-E2;那么在外表面附近,就有E1=E2(因为只有E1符号反了),所以E=2E1=p/e0,是无限大平面的两倍。
纯手打,希望对LZ有帮助~~
——可爱的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