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改编】匙之咒 / r-906 | Free Horror Game 一般的展开与沉浸感
【钢琴改编】匙之咒 / r-906 | Free Horror Game 一般的展开与沉浸感
试着改编了r-906的『匙ノ咒』
作曲:r-906,本家:https://youtu.be/B6vKLsh09Qw(搬运:BV1jLPTeDEQN)
乐谱音频midi免费下载:https://afdian.com/p/fa6467283ae411f0a4e152540025c377
————————————
《匙之咒》真的是我近期听过的最惊艳的作品之一。无论是编曲、和声、音色设计还是段落编排、旋律、调校都实在是完美。其极具沉浸感、叙事感的律动超脱了我对叙事的Vocaloid歌曲的认知,特别是“鍵はいらないよ”一句,划破了前半段的微妙平衡,歌曲此时如同穿过了事件视界一般跌入必然的结局。整首歌的展开如同古早恐怖解谜游戏一般,环环相扣,令人回味无穷。
想要钢琴改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匙之咒》的编曲主要以丰富的律动为特色,又包含了各种非功能和声,使得我的整个改编的历程完全不能凭以前积累的经验完成。对于其中一些特别棘手的部分,我常常要三番四次地修改。但好在我还是写完了,而且基本满意,同时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较瞩目的是整个改编中大量应用了脱离节拍的华彩段落,对此我的想法是“要用钢琴独有的方式,去展现电子音乐独有的织体”。最典型的就是118-123小节(3:14),用上行的半音阶接到反复强调的B A - A B A E主题,然后用快速的琶音去展现原曲中“从匙上跌落”的画面。
对于“重律动轻和声”的各个段落,我尝试了各种变化。例如74小节(2:10)处,使用低音上行的和声进行,接到一段较为正统的功能性和声上,来替代原曲中近似于breakcore的饶舌部分。又比如原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乐句(18小节 00:47, 66小节 1:57),我使用了震音、跑动、半音阶等织体来增加张力。
特别地对于原曲结尾(181小节, 4:55),我使用了大量的震音和粗犷的低音乐句来展现一种不可挽回的命运感、悲怆感。189小节(5:06)开始低音部分旋律,我希望可以将其想象为一部电影或者游戏到尾声时,旁白对于结局含义的叙述。如果您玩过一些悲剧结局游戏的话,你可以想象这个旁白将最后一点的期待打破的感受,这和我写的时候的想法是类似的。或者鲁迅所说的“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有类似的意味。这一部分是我相当满意的。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从K段开始的部分(4:00),从一个由很轻的震音展现的虚幻飘渺的空间,逐步推进到用柱式和弦奏出的原曲的最高潮(152小节)。151-154用了我之前在BV1vf421q7YT 在3:53提到的方法。
这个改编中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我很喜欢的一些作品的启发:第1小节开始,前奏旋律的走向来源于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 第1首》(说起来似乎r-906也很喜欢德彪西来着),140-141小节(3:56)也是如此。126小节(3:34)开始可以说完全来自sakuzyo “14 scores"专辑(BV1RrPQe6E4V)的第一首《Arabesque》34小节(00:00:53)。181小节的尾奏启发自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第一首《Invocation》的初版【S.172c, https://cn.imslp.org/wiki/Invocation,_S.172c_(Liszt,_Franz) 】的结尾。
虽然说这次改编让我成功挑战了我自己的能力,但老实说遗憾非常多。首先,无论是00:47还是1:57都显得比较不自然,各个华彩所连带的中止显得比较割裂。尤其要说的是159小节(04:25)开始的段落,我用不合理的难度去换来了只令我觉得说的过去的听感,可以说是worst regret了。
哦对我的音感成功地被诸如42小节的地方折磨到了,不过爵爵的真的好听。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