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笼|性压抑的中国故事【社会观察室 0005】
这一期,可以视作《爱情之死》系列的中段,也可以视为一个必要的番外。在正式进入当代“情感资本主义”之前,我想先回头,仔细看看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这段时间,中国社会在“爱欲”层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不是一段静止的年代,相反,它是极度剧烈转变的年代。我们会从弗洛伊德、马尔库塞和福柯的理论出发,谈“性压抑”的概念如何从心理机制演变为社会治理工具,也会结合中国具体历史讨论“性解放运动”的展开、艾滋病话语的兴起、“早恋”的命名机制、“性教育”的缺失与“性学研究”的曲折进路。
很多B站up主在讨论“性压抑”时,往往停留在“现代生活太累”“打工人没欲望”这种笼统的说法,但我想做的是另一种尝试:把性压抑放回历史与制度的话语生产中来看。
这期视频要回答的不是“我们有没有被压抑”,而是:“谁在说我们被压抑”“压抑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我们又是如何变成这一结构的共谋者”。
——关于身体,关于命名,关于权力。
欢迎走入这一期的社会观察室,EP006:《性压抑》。
参考文献:
一、理论文献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Pantheon Books, New York.
Freud, S. (1905).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Trans. James Strachey). New York: Basic Books.
Marcuse, Herbert.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Beacon Press, 1955.
二、其他学者研究
李银河. 《福柯与性》.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李银河.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年.
李银河. 《性学入门》. 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
潘绥铭. 《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
潘绥铭, 黄盈盈. 《我国14-17岁青少年性教育效果的实证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第8期, 页4–9. DOI:10.3969/j.issn.1002-9931.2011.08.002.
黄盈盈, 张育智. 《青少年隐私研究的方法学综述——以近20年来的“性-爱”主题为例》. 中国青年研究, 2016年第10期, 页4–9. DOI:10.3969/j.issn.1002-9931.2016.10.001.
黄盈盈. 《性之变:改革开放40年的梳理与思考》. 社会学评论, 第8卷第2期, 2020年, 页28–40.
黄盈盈. 《中国“性”研究:学科脉络与跨界对话》. 妇女研究论丛, 2024年第3期, 页24–38.
Rubin, Gayle S. “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Pleasure and Danger: 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 edited by Carole S. Vance,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p. 267–319.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