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为何讨厌自己的量子理论,他提出的零点能量究竟是什么?
视频内容简介:
1900年,普朗克用黑体辐射定律开启量子物理。十多年后,他又提出“第二量子理论”:光的发射按 hν 的整数倍跳跃,吸收却可连续进行。为此他引入“零点能”——即使在绝对零度,微观振子仍保留约 1/2 hν 的能量。奇妙的是,按这套思路推导出的辐射能谱与他1900年的公式完全相同,一时难以用光谱实验区分。1911—1912年,爱因斯坦和斯特恩把目光转向分子氢的低温比热,认为零点能会留下可测信号;早期数据似乎支持,但他们把分子转动当作连续量且出现计算误差。1913年后,玻尔原子模型显示发射与吸收同样离散,普朗克的“发射量子化、吸收连续”假设行不通。随后,更精确的理论与实验表明:零点能并未消失,而在完整的量子力学中以基态能的形式自然出现。
本视频翻译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rOm5nsm98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