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历史碎片拼起来
我的这个节目是大盘指数和行业板块Etf的趋势研判节目,每次节目精讲一个操作策略。同学们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最想听的一个板块,点赞最多的板块表示大家都比较关注,我会在节目中优先考虑。
-
文字,和城市冶金术并称为文明三要素。一个地区文字的起源,也常常和文明的起源联系在一起,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我们知道,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现存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而其大量发现于殷墟商文化时期,也就是商代晚期。所以一些朋友可能会听说一种观点,说并非西方学者不仅不承认中国有5000年文明,而且往往称它只有三千多年的文明,这便是从晚商殷墟甲骨文开始算起的。如《剑桥中国上古史》分文献和考古两个板块分别独立叙述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其中,负责从考古学角度撰写中国商代历史的学者,甚至就直接一笔带过了整个早商的二里岗商文化,还有中商时期,直接从晚商殷墟开始论述他心目中的“商代”,且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安阳王国来指称商文化,而极力避免使用商朝的称呼,这其实就是建立在出土有同时代文字佐证的才能视为“信史”的,这样一种认识上。所以他们不仅否认夏代,甚至否认殷墟之前的商代早中期。我在这里无意苛责这部20多年前出版的老书,也暂时不评价这种观念在历史研究中是否合理。只是想说,这反映了部分学者对于中国文字起源时间的一种认识。 然而,支撑这种认识的观点——中国在殷墟之前不存在文字,或者至少不存在可资讨论的出土文字——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我本人赞同目前考古出土的可中国最早的文字,当在龙山晚期,只是发展演进过程有缺。虽然如袁广阔先生等研究指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许多象形字更接近于二里头和下七垣文化中的器物类型,反而不类后来商文化的主要器型。可知晚商文字中相当一部分文字的造字时间应当早到夏代,这也佐证了《尚书•多士》中声称商人之祖先早在灭夏之先就已经“有典有策”的记载。但是这毕竟只能算作一种旁证。有关文字起源的问题,我们未来有机会还可以进行再讨论,但是今天主要想分享的,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至少在商代早期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和使用案例。
英雄是坚信一种文化信念,为自身所处的群体捍卫尊严谋取利益的人,当一位英雄坚持终生的信念和他的血缘相悖的时候,他该如何选择?当应然和实然不相符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应然覆盖并动手修改实然?还是相信实然,重新修正应然? 可以确定的是,这两者都不是英雄,前者被洗脑无视现实变成百无一用的书生,这个时代叫做公共知识分子,后者是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
唐诺:我很怀念那个人们“怪怪”的时代
资治通鉴1116丨被匈奴掳走12年,蔡文姬如何弃子归汉?
东北战国大名伊达氏研究与报告
回答苏联在1973年之前是否能征服世界问题!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就是四座大山,历朝历代治不好的病?
知识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