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饭】种地能不能救大明?
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后金军第四次入塞劫掠,威胁京师,是为丙子之变。卢象升奉调入京勤王,九月抵京,清军已退,卢象升出塞救回七千多名俘虏,行至木叶山而还。崇祯帝决定以卢象升代梁廷栋镇守宣府、大同一带,于九月二十二日任命他为宣大总督,仍兼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第二次赐尚方宝剑,卢象升于十月初一日在居庸关正式就任,其后驻扎阳和。自卢象升到北方后,河南、湖广一带的农民军就逃过一劫,迅猛发展。
卢象升上任宣大总督后,大兴屯田,甚至亲自耕田劝农。他任上开军屯三十万亩,储存了二十多万石谷米,又息谷四万余石。崇祯帝嘉奖他,指示九边其他重镇都学习宣府、大同的屯田。他还一改过去封疆大吏出行时清道的旧规,微服巡边,从基层士兵口中获悉边防真实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又开杀胡口等处马市,从卜(土默特)、哈(喀尔喀)等蒙古部落购买战马,并试图利用这些蒙古部落来牵制清朝。
崇祯十年(1637年)春天,卢象升听说宣府的战警,当夜骑马赶到天城,各地的檄文不断用箭射来,说二百里以外的蒙古首领乞炭的骑兵横排四十里大举而来。卢象升说:“这是大举来犯。”又问道:“进入隘口了吗?”探马回答说:“还没有。”卢象升说:“大概是想东犯云阳、晋阳,让我们的军队聚集到宣府来后,他好乘虚直入。” [14]于是传令云阳、晋阳的部队按兵不动,自己率领部队驻扎在右卫,告诫边防官员不要轻易叫战。在与敌人相持了一个月后,卢象升说:“敌人已经懈怠,可以出击了。” 通过侦察,卢象升了解到三十六营敌兵离防护墙只六十里远,就暗中召云阳部队西来,宣府军队东来,自己领兵坐镇子午,从羊房堡出兵,约定时间大战。乞炭得知后就逃跑了。卢象升在阳和驻兵,乞炭不敢来边界骚扰。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月,皇太极亲征骚扰归化城的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素巴第,途中经过宣府边外,向明朝边臣致书要求“讲和开市”。卢象升予以拒绝,强调“他夷可抚,东虏断断不宜轻抚”(明朝把对清讲和称为“抚”),并对皇太极严阵以待。 四月十八日,卢象升之父卢国霦在阳和探望卢象升后返乡途中去世。五月,卢象升得知父丧,痛不欲生,连上七疏,请求丁忧守制。崇祯帝批准,以原任宣府巡抚陈新甲为新任宣大总督,令卢象升穿着丧服,等待交接。七月,崇祯帝进其衔为兵部尚书,仍然负责防秋重任。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