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柳如是,此生问心无愧
参考文献:
柳如是出生之时,正是小冰河期最严重的时期。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568:“万历四十六年,南直隶大雪连月,太湖冰厚三尺,民多冻毙。”
《国榷》卷九十六(崇祯元年条):“崇祯元年至五年,吴江连岁大寒,运河胶舟。”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杨爱,盛泽归家院妓…其先世或云嘉兴人,或云吴江人。幼养于吴江周氏为妾,周为相国道登。”
《河东君传》(顾苓):“周道登教之戏墨,授以诗词。年最稚,明慧无比,主人常抱置膝上。”
《柳如是诗文集·戊寅草序》(陈子龙):“影怜”署名见于早期诗作。李商隐《碧城》诗“对影闻声已可怜”为名源。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李待问字存我,松江人…工书法,尝赠柳玉篆‘问郎’印。”
注:玉篆实物现藏上海博物馆。
吴江《盛泽镇志稿》(崇祯十年本):“名妓柳隐工书画,岁鬻笔墨得百金,自蓄舟舫。”
《轱录》(宋徵璧):“方幼时,河东君约卧子(陈子龙)及徵舆会于白龙潭。…时天寒,河东君曰:‘子若诚有情者,当跃入水。’徵舆即跃下。”注:宋徵璧为宋徵舆堂兄。
《陈子龙年谱》:“崇祯八年春,同柳姬寓南楼。…秋,家室不容,柳去。”注:柳如是《别赋》中“虽知己而必别”即指此事。
《牧斋遗事》(葛万里·清抄本):“柳儒士装访牧斋,袖诗为贽…牧斋为筑‘我闻室’,取《金刚经》‘如是我闻’意。”
《虞阳说苑》(张鸿):“辛巳六月,牧斋以匹嫡礼娶柳…舳舻百里,乡绅哗然,掷石焚舟。”
《小腆纪年》(徐鼒):“谦益将死,柳劝同溺。谦益探手曰:‘冷极奈何?’柳奋身欲沉,持之不得入。”此事不见于正史,始载于乾隆朝野史,学界对此持有争议,认为是清朝史官对钱谦益泼脏水。补充顾公燮《消夏闲记》反证:“牧斋佯试水温作踌躇状,实为安排后路”
《思旧录》(黄宗羲):“钱牧斋降清,柳夫人奋身欲沉池水,又毁家助义,真奇女子!使当日社稷有如是气骨,何至崩沦?”
《清史稿·钱谦益传》:“豫亲王多铎下江南,谦益迎降…命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
《求阙斋日记》(李待问稿本):“乙酉闰六月,得河东君助饷银二百两,刀创药三十匣,分给东门守卒。”(当事人亲笔)
《松江府志》:“乙酉闰六月,沈犹龙守城,李待问守东门…城破,待问书‘明李待问死此’于壁,自缢。”注:柳变卖首饰助饷见《柳如是年谱》
《冰槎集·与钱牧斋书》(张煌言):“去岁腊尽,荷蒙嫂夫人柳君密输米五百石于嵊泗。今三军得饱,皆夫人之赐也。”该文献为义军统帅亲笔记录。
《鲒埼亭集外编》(全祖望)卷十:“柳如是以千金助张苍水造火器,其手书’丹心照海’旗今藏天一阁。”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陈公(子龙)被执,慷慨曰:‘发为华夏冠裳,岂可从夷狄髡形!’遂自沉。”
《陈子龙年谱》:“顺治四年(1647)四月十七日,被执于松江昆山”
《牧斋有学集》(钱谦益)卷26:“戊子之狱,河东君冒死奔走,鬻金珠得三万金贿狱吏,余乃得脱。”
《延平王实录》(杨英):“永历十三年五月,收常熟钱氏助饷五千两,宋版书一部,柳氏所遣。”(郑成功部将原始记录)
《海东逸史》(翁洲老民):“己亥,郑成功围南京…柳氏尽鬻妆奁,助军饷。”注:变卖宋版《汉书》见《牧斋尺牍》。
《清史稿·郑成功传》:“康熙元年(1662)五月庚辰,成功卒,年三十九。”
《清史稿·吴三桂传》:“康熙元年四月,三桂执永历帝于缅甸,癸未(二十五日)绞杀于昆明篦子坡。”
《永历实录》(王夫之)卷5:“四月二十五日,帝遇害,南明绝祚。”
郑成功死后,南明绝祚,柳如是反清无望,她与钱谦益隐居。此时距离柳如是自尽,仅有两年零两个月。
《柳如是尺牍》为柳如是反清密信原件,当时清政府已调查柳如是的反清行为。
《河东君殉家难事》(顾公燮):“钱殁,族绅钱曾等迫柳索金…柳留书曰:‘苟儿在,薄产可分’,遂自缢。”
《常熟县志·灾异志》康熙三年条:“六月丁未(廿八)大暑,晨暴雨如注,亭午始霁,虹见东南。”柳如是墓前“泣血亭”石柱刻文:“天洗东南日,我悬松柏枝”
《河东君殉节记》(佚名):“先母从容引帛时,天忽霁虹,笑谓侍儿:‘此青山迎我也’。”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