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古今七律第一”,到底牛在哪儿?!【韩潇老师】
胡应麟将杜甫《登高》尊为古今七律第一
这首诗的确是出神入化,将汉语和格律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这期视频会让大家对杜甫七律的成就有更全面的了解
不过有5个点需要做下说明:
1.为什么“回”和“杯”,听起来不押韵?
因为古今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唐诗遵循的是以《切韵》为标准的中古汉语音韵,哀、回、来、台、杯同属一韵,只是如今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了。
2.是否应该读成huai和bai,为了更押韵?
出于个人习惯,爱怎么读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从道理上讲,读hui和bei是最合理的,因为古今语音演变是系统性发生的客观事实,应与尊重和接受,换言之,要读今音,就通篇读今音,要读古音,应通篇读古音(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因为如今的古音韵学研究,只构拟音系,并不还原读音),至于huai和bai,既不是今音,也不是古音,属于不伦不类
3.“回”通“徊”,是徘徊旋转的意思,所以读huai?
大谬,徊不能单独使用,只与徘组成叠韵连绵词“徘徊”出现,且没有任何注解将回与徊通假
4.这首诗该用河南话、陕西话、广东话、福建话来读,才更还原音韵之美?
有一定道理,一些方言,相比于普通话,保留了更多古汉语的规则与元素,尤其是广东话,是现代汉语方言中与中古唐宋汉语最接近的,但不能简单认为广东话就是唐代语音,其他方言就离得更远
5.关于音韵技巧的探究和解读,怎么能用现代汉语普通话?
这篇文章发表于2018年第4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文立足于中古汉语音系,结合杜甫近体诗作进行解读,只不过这里在讲解中为了观众理解方便,自动进行了转换,不影响论文和研究本身的合理性
最后,祝大家看的开心!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