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还是已成追忆呢?
究竟是此情可待,还是已成追忆?这样相悖的情感是怎么凑在一起,如果此情可待,当时又在惘然什么呢?是否当时的惘然和追忆时的惘然又有所不同?丝丝缕缕,千千万万,大家都有自己的解答。
这首诗是出了名的难解,我主要参考叶嘉莹老师,骆玉明老师和孙绍振老师的解读,给大家一些指向性不强的科普注解和简单翻译,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至今也没有定论,我也无法从任何画面的感受上进行翻译。还是那句话,诗歌朦胧,千百个出口,究竟是此情可待还是已成追忆,大家各下定论。仅仅感受李商隐强烈的闪烁着的语言美,也足够了。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