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味,只喂一人丨帝王的饮食享受究竟多夸张?
按照《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的划分
古人的饮食一共有五个层次:
果腹、小康、富家、贵族、宫廷
最后的这个宫廷
就是皇帝特供
那到底怎么特供呢?
老规矩,先出外景
咱们这次的第1站,是千古一帝的长眠之处
西安城外的秦始皇帝陵
我们看,在嬴政坟头儿的西南角
有一个36,000平的遗迹
这个遗迹,就是大名鼎鼎的“飤官遗址”
是负责提供秦始皇死后膳食的机构
没错!秦始皇即便死了!
一天也有四顿饭!
在秦汉时期
负责这些天家饮食的官员
就叫飤官,也叫食官
有太常、少府、詹事
其中的少府
是皇帝的私人财政机构
九卿之一
和国家财政部“大司农”平行
还要负责皇帝吃喝
周礼把他们归属到了天官一类
意思是离“天”最近的官员
最高领导呢,叫做大官儿!
你看这名字就前途无量
其实应该加一个点,叫太官
下有太官令1人,丞4人,员吏69人,卫士38人
共计112人
注意,这只是办公部门
实际搞执行的
其实是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导官和庖人
左丞负责拟定每天的菜单
甘丞负责收拾锅碗瓢盆
汤官丞负责主食和酒水
果丞掌管四季水果与菜蔬供应
导官负责择米,好像是只负责择米
庖人负责牲畜的宰杀和切割
各丞之下
还得有自己的采购、掌厨、打杂等服务人员
我们拿切肉的庖人举例子
他下面,有72个员工
另有从事具体宰杀牲畜、检查肉质、掌刀切割的100来号人
如果我们完整统计整个汉代皇室的宫廷饮食管理机构人数
那大概是6000人
这6000人不干别的
只负责皇帝及其皇家的饮食服务
那么他们所制作的这些原材料又是哪里来的呢?
有三个渠道,分别是朝贡、土贡和皇家苑囿
所谓的朝贡
就是外邦诸侯进贡的食材
而土贡也叫内服
是各个州郡县进贡的食材
苑囿,则是皇家专属庄园
会种瓜果蔬菜,养殖各类牲畜
甚至还有反季节的大棚
没错,中国从汉朝开始就扣大棚了!
除了自养自重之外
汉代皇帝还有对外采购体系
这些官员被称为“馐官”
负责采办珍惜食材
这类“馐官”除了皇宫和首都之外
在全国各地都有设置
是贡品的主渠道
保证了皇帝能得享天下“至味”
即 “殚天下之味”
天下各地饮食方面的最高级食物
都源源不断地往天家输送
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
海内贡献,当养一君
正是如此
一年用钱二万万
也就是两亿左右
再加上百数的郡国贡献的食物
汉代皇帝的饮食
自然可以傲视天下
穷奢极欲
问题就来了
这么多吃的
把皇帝吃死了怎么办?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