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数大了容易感性,朗诵《出师表》过程中,心情贼激动。趁着情绪波动,带入丞相临终前想念先主的场景,编了一段不伦不类的仿古文。给自己感动的够呛。\n一个平凡中年人的自我感动,献丑了。\n《临终表》\n先帝,臣亦将终矣。七星残灯明灭处,恍睹主公昔日音容。三顾之恩,二十八载,历历如昨。将军,亦念亮乎?\n臣得遇明主,深恐负所托,事必躬亲,夙夜匪懈,然汉帜终未树于洛阳,竟负《隆中》之约。\n今形骸已败,乞葬定军山,为公北望中原。待魂归蜀郡,与主公重叙隆中春草、章武秋云。\n自永安一别,已十一寒暑。将军稍待,亮来矣。
我觉得这个剧可以无限的挖掘下去,每看一次都会有一丝一毫的新的认知,但是别人都能讲的非常透彻,所以我想知道要想彻底看懂这部剧,以及剧里隐藏的内容,需要怎么去思考?还需要了解或者认知哪些基本要素来帮我看懂里面的内容?或者说可以推荐哪些书在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处理和权谋方面有透彻的,循序渐进讲解?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中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各种杂史、私人撰述等。据《四库提要》记载,《资治通鉴》引用前人著作322 种,可见其取材广泛,具有极高的
长城抗战
《宋亚民笔下的长春》
今日人物“姜维“
介文汲:解放军日拱一卒,常规巡逻离台湾本岛越来越近。这是要把台蛙用温水慢慢煮死?还是勒死?
《古人兄弟姐妹排行大揭秘!“伯仲叔季” 背后的学问你知道吗?》
历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