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开缸教程,草缸里的地质奇观与生态诗篇,全程高能,结尾有彩蛋,超级干货,《雪岭云杉》——灵感来自伊犁夏塔雪山、昭苏玉湖。神灵般的自然永恒,与顽强的绿意生机!
《雪岭云杉》用地理模型与草缸造景结合,展现一个“地质奇观与生态诗篇”。
雪岭是神灵般的自然永恒,云杉是顽强的绿意生机!
一、自然原型(二 设计、三 哲思、四 章节要点详解)
以“雪岭云杉”这一天山特有树种命名,灵感取自新疆伊犁夏塔和昭苏玉湖,展现“冰蚀冰碛地貌景观丰富奇特,苍凉壮丽;山地垂直带谱规律明晰,且充满顽强生机。”
以冰蚀U型谷为主框架,涵盖多种地理要素:极远景是雪岭冰川及山腰云雾,中近景谷坡高处裸露的紫柚木是模拟风化岩石及高山地衣的棕色基底,谷坡中下部是高山草甸灌丛与针叶林,谷底则是连串的冰碛湖,和岸边的山地草原。
二、创新设计
1. 构图特点:主放射线是“山地自然带谱”,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脊线相交;辅助放射线为交错掩映的山脊线,近景脊线用了夸张的广角畸变,以增强代入感和视觉冲击力;自然带谱+山脊线+半坡小路+谷底由小河串联的多个冰湖+远景冰川,共同实现视觉导引作用。
2. 素材运用:雪线之上采用青龙雪花石与丙烯凸显千年寒冰的厚重沉寂;雪线以下用紫柚木的天然肌理营造高寒地带风化岩层的破碎沧桑感,同时,紫柚木也特别贴合高原高山地衣的颜色和质感。
3. 水体固定:冰湖用滴胶固化彩砂,避免了散铺化妆砂易脏污和散落的麻烦。
4. 植物运用:用火焰莫丝模拟天山特有针叶树种“雪岭云杉”,用珊瑚莫斯模拟匍匐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近景的山地草原。
三、自然与人生
冰川裹挟着石块下滑,雕刻出凌厉角峰和宏大的冰蚀U型谷,却又在谷底融退,留下串珠般的冰碛玉湖。若将冰川比作男儿,定是铁汉柔情(没错,就是搬砖换玉哄老婆的牛马打工人,哈哈哈)。。。
圣洁的雪山与破碎的寒岩,是神灵般的自然永恒;挺拔的云杉针叶林与匍匐的草甸灌丛,竟顽强地绽放出绿意生机。
与“冰川雕刻山峦”的时空维度相比,人的一生,不过是转瞬,是星尘。应学习云杉树,穿透寒岩,傲然挺立,既有触摸云端的理想,又有扎根大地的踏实与顽强。
敬畏自然,更热爱生活!这才是对生命最动人的注解。
四、视频章节
地质地貌与植被关键词:冰蚀U型谷,角峰,冰斗,冰碛湖,永久性积雪冰川,雪线,高寒荒漠与地衣,高山草甸、灌丛,天山特有树种“雪岭云杉”针叶林,山地草原,山地垂直带谱分布规律。
00.09骨架搭建
初期狭窄,更像流水侵蚀的高山峡谷而非冰川侵蚀U型谷。“密林溪谷/高山峡谷/冰蚀U型谷”,三者在宽度上从几十米几百米到几千米,空间尺度差着量级。路仅有几米宽,几千米跨度不显路。更不能修到谷底与水混淆。
00.39冰湖
水晶滴胶适合大容积浇筑,可自流平,塑料布是为防渗漏,倾置缸体是必须,否则湖面无法看到。那单人怎么垫高大缸前壁呢?用硬纸板折叠夹着木条,双手抓起前壁的同时用肚皮顶进去,注意左右平衡。
01.15冰河
同距离(横断面)上的地理事物空间尺度要协调,纵深方向地理事物缩比递变要真实。为保住湖泊面积的真实度,中近景的河流已被缩至笔芯粗细,半坡小路更细,就无法做进去了。01.34骨架成
高海拔降水甚少,所以冰川近处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切勿把河做宽。湖泊面积取决于地形和收支情况,冰蚀U型谷地宽坦+冰碛物拦截+高寒之地蒸发量小,只要补给大于蒸发,即可成大湖。
01.55加水
临时压石头,泡一天就不漂了。紫柚木最黄水,临时加蛋白棉过滤即可,养草初期本就要勤换水,而且没成景也不必在乎它黄不黄,后面正常养护期草缸也要每周换1/3,所以从来没把黄水当成困扰。
02.37“雷雨”/“拂晓”
每天中午前后共6小时灯光,早晚都是自然散射光(北向窗),更像“雷雨天”或者“拂晓”。这也是我看得最多的状态,我超爱,哈哈哈。可惜暗光下完全拍不出来肉眼看到的质感。。。
03.00剪草
若为参赛,由近到远可隔十天分批种草,特别是模拟针叶林云杉树的火焰莫斯,我一起种下去了,所以只能经过多次修剪去做出“近高远低”,但火焰莫斯类似有茎类水草——每次修剪都分叉,会越来越密,最好是长间剪到底。
03.23成景巅峰
所有视频及图片素材均未加任何调光调色,视频中的色差是拍摄环境光线相机参数差异所致,另外视频刚发布的一小时中,平台后台压缩未完成,分辨率极低,颜色超假,可等等再回看欣赏。
04.05更多新作品
这几个也是从未发表过的新作品,它们的养护期,正好与《雪岭云杉》的创作和养护重合,我属于“专心干一件事”的人,并非天天捯饬《雪岭云杉》,但脑子转的时候是想的它,容不下其它,换水能拖一个多月,被我“虐待”。
立即观看